这样学习古诗词——古诗词的重构与想象

诗句网 820 0

  

这样学习古诗词——古诗词的重构与想象-第1张图片-诗句网


  大家平时都是怎样学习古诗词的?

  需要背诵是肯定的,但理解比单纯背诵更重要。

  所以很多人提出,在学习阶段,对古诗词进行重构,非常有必要。

  什么是古诗词重构?

  就是在理解古诗词内容与含义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对古诗文进行新的表达诠释。

  深入解读古诗词中的“真味”,有效串联相关诗词文本,依据古诗词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巧妙整合,可以走出古诗词只能背诵、不知其意的困境,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实效性。

  古诗词并不只存在于书本之中,更应该是引导人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桥梁。

  有教育专家也提出,引导小学生参与古诗词重构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形式、新探究。

  古诗词虽然是已经定格的经典作品,但仍然可以作为作家创作的素材,进行新的创作,赋予作品新的形象、新的生命。

  比如,《寻隐者不遇》是唐朝诗人贾岛的的代表作,著名的典故 “推敲”即出自此人。

  在台湾地区诗坛,洛夫和余光中这两个名字总被联系在一起,大家称他们为“文坛双星”。除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上都很有成就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两人都选择《寻隐者不遇》进行了重构,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寻隐者不遇》。

  

这样学习古诗词——古诗词的重构与想象-第2张图片-诗句网


  《寻隐者不遇》洛夫

  比松树更高的

  是一个问号

  比问号更费猜疑的

  是童子懵懂的嗫嚅

  谁知道师父去了哪里

  采药?未必

  药锄还在门后瞌睡

  云里雾里

  风里雨里

  就是没有猜到

  他正大醉在

  山中一位老友的酒壶里

  《寻隐者不遇》余光中

  那童子笑笑说

  师父一早就上山去了

  他身子一向好

  也不全为了采药

  要是我陪您去找

  只怕我们先迷了路

  师父却一个人回来

  云,实在太深了

  连樵夫也不想出门

  不如且坐在这松树下等

  让我去扫些松针来

  给您煮茶

  显然,这是两首现代诗,但它们都带有原诗的一些影子。

  我们读了这样的诗自然而然会想起贾岛的经典之作,不得不为两位现代诗人的杰作击掌叫好。

  细析之,不难看出,两位作家都是在对原诗透彻了悟后,把原作作为创作的源头,紧扣原诗的基本内容“寻隐者不遇”这一条主线索,透过一些同性的元素,运用联想、想象进行了重构。

  但二者的创作角度不同。

  洛夫先生带着读者的“怀疑与想象”,侧重于从童子的表情进行揣测,想象“药锄还在门后闲着”这一个细节,进而揣测隐者正大醉在山中一位老友的酒壶里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禁。

  余光中则从童子“迎客与待客”的角度切入,有意识扩展了与童子的对话,从童子的话中进一步凸显了山之高、林之深,增添诗境神秘感,同时也展现了童子的热情与周到,整个诗作同样使人觉得妙趣横生。

  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文学创作理论中所提到的“文本诞生,作者已死”(罗兰·巴特语)。意思是作家写完作品后,他的这一旅程随即结束,接着,由读者决定该继续走向何处;读者应有想象的空间,自己作延伸,读出心得来。

  

这样学习古诗词——古诗词的重构与想象-第3张图片-诗句网


  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在我们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

  首先,添词成句。

  比如:(诗人)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师父)只在此山中,云深(童子)不知处。将故事补充完整。

  然后,联想改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爱好,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原有诗词的内容进行融合、贯通,理解与建构,创造出新的形象。

  试一试,也许就能发现不一样的诗词之美。

标签: 古诗词 重构 想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