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元生:执子之手,漫留故事子孙弹-读邹国荣晚秋抒怀诗有感

诗句网 263 0

  近日读到邹先生的新诗作,两个条幅,是两首贺寿诗。也许同辈人的缘故,读来无端感触,一丝不期而遇的沧桑感浮了出来。所谓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人在古稀之年,走过的路自然比未来的路要长,故不免时常回首过往。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即有提醒“不忘初心”之意。所以,时不时地怀一怀旧,颇有益处。“锦囊诗草新寥落,得句犹堪寄一欣”,与邹先生诗歌一道作时光恋、黄昏游,聊以寄兴。

  邹先生的两首贺寿诗:

  其一,《寿妻六八初度》

  独爱开冬十四天,经秋木叶色犹妍。

  枝头托起三春景,荫下耕成五福田。

  未负营空星湛湛,相怜院落影翩翩。

  今生共许双峰雪,覆上皑皑不老巅。

  其二,《自寿七二初度书怀》

  一自啼声破暮烟,梭飞二万六千旋。

  弱翰曾与鸿翰振,大梦无同俗梦缠。

  已荐沙场关外血,犹敷社稷秤盘钱。

  举樽庆诞今宵酒,摇影流光可照天。

  两首诗有回顾,有告白,更多的像是收拾心情,收拾一份从人生初春经盛夏到金秋的心情。诗人像金秋时节的一个农民,柱着锄头环视田间的果实累累;像宴席外的一位厨师,燃着卷烟遥闻席间的觥筹交错;像坐在音乐会最后一排的音乐家,聆听自己的作品,九曲回肠,无声波澜。妻子是他的第一知音,随后还有儿孙,诗为缱绻缠绵而来。平素游走于心而未能出口的心思,以诗歌道出,形象而温馨。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董桥说:張充和的字可以下酒。此间,诗也可以下酒,同道中人与有荣焉。人的一生好比一场连续剧,婚姻之前的日子仿佛只是序曲或预演,惟有婚姻后的日子,才像是正剧,更多曲折波澜,更多有滋有味的纠缠。夫妻是这场连续剧中一场不落的搭档,是彼此无以替代的主角。待到晚年,相互倚靠看儿孙满堂、夕阳满天,是剧情最绵厚最温馨的时刻,是述说内心这一欣欣然的最佳场合。陪伴妻子,“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样的夕阳美景,最想与这样的亲人共享。林徽因言:“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这一段道白,优雅婉约地解说婚姻长长过程的美妙。人到晚年,问无须问,答依旧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思维更上这一层,才能看见诗那一边的风景。那一层,月朗风轻!第一首贺妻寿为陈述,简洁持重,情思积聚于遣词用字。开首“独爱”二字是纲,纲举目张,情由此而生,笔为此而往,往事因此而来,使字字披着怜爱的光泽,煞是惹眼。而一个“独”字又见得意。“经秋”二字怜香惜玉,披着岁月的沧桑。中间两联实笔,有承有转,有意有象,家人读来,尤能历历醒目而心领神会。尾联绾合,不止为承诺,尤是首句“独爱”情愫的自然延伸。“未负”是感激,“相怜”是感慨,“共许”是承诺,诗的情和艺由此体现,诗人的灵感和技艺都凝聚在对意念的提炼把握上。从“星湛湛”、“影翩翩”,不仅领略诗人婚姻过往当前的琴瑟和鸣、缠绵浪漫,亦是诗之形象笔法的必然。笔触如蜻蜓点水,左右点染;情愫如居士参禅,地远天高;爱意如相如弹琴,蜜意柔情,此非妻子儿孙不能合拍。神完气足处,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画图,对过去未来的惬意,对人生家庭的满足。

  

章元生:执子之手,漫留故事子孙弹-读邹国荣晚秋抒怀诗有感 -第1张图片-诗句网


  作者去年也有一首寿妻诗:

  《寿妻六七初度有贺》

  西海今宵又设筵,蟠桃玉液寿婵娟。

  宫中桂影娇依旧,堂上身姿健倘然。

  刺背当垆时念念,教孙持业意拳拳。

  烛光摇曳和妻许,再济兰舟三十年。

  这首诗缠绵悱恻,堪称情诗,让人想到南朝徐悱的《赠内》诗句:“聊以一书礼,以代几回肠”。诗有形象的叙事感,夹叙夹议外,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练字造境,遣词排句中主要运用象征比喻或者引经据典的手法,使得寻常叙述而生发出不寻常的诗情画意,不寻常的字句其实又是深有怀抱。比如颈联所例举二事,从漫漫长河中撷出,必是家人们最能灵犀相通的,足以动人心思。“蟠桃玉液”、“宫中桂影”、“西海”、“婵娟”、“兰舟”,用词富丽温馨,富有浪漫想象和曼妙寓意,抒情表意,浓墨重彩。字字见眷恋,句句有佳人,这般不吝夸张重复,究其根源,与上一首寿妻诗相同,也是“独爱”这两个字。林徽因言:“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诗人的“烛光摇曳和妻许”,内中开放着几朵披着情绪的娉婷的花呢?大丈夫自多情,来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煞是可观。借此场合,将邹先生另一首诗移来此处参照欣赏: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之十二》

  绿老红残急子规,啼风泣露断肠时。

  难留光影西沉早,唯唤水流东去迟。

  草满荷堤蛙懒唱,云遮暮色柳低垂。

  长河落日扬帆远,一把春情付与谁?

  通常而言,步韵诗略有点邯郸学步的架势,不容易显出诗人自家风度。但这首诗自有其神韵,端的看不出亦步亦趋的痕迹。末句的“一把春情付与谁”,似乎是花的口吻微微唱叹,叹息花落水流红。诗人上两首寿妻诗,与此诗“长河落日扬帆远,一把春情付与谁”之间,难道不是在遥相问答、互诉衷肠吗?人言“无事一念不生,有事一念不乱”,诗也有一以贯之的神情气韵系之吧。林语堂说:“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这两首贺寿诗体现了这种生活态度,“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满满的爱意放在粗茶淡饭夕阳漫步中,一以贯之,在不同时空呈现同样的面貌。两首贺寿诗在写作手法上十分相似。作者的许多抒怀诗,把情感都糅合在叙述中,以议事手法绘形写貌抒情说理,就我自己的感觉,这近似于宋诗的风格,侧重事理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然而,作者也有许多类似唐诗风格的作品。比如下面这一首:

  《三十周年婚庆有纪》

  军旅当年一俊哥,营中借鹊渡银河。

  红绳系定开宏业,新卷铺成绘彩荷。

  三十春秋仍缱绻,百千风雨未蹉跎。

  西窗剪烛今宵亮,熠熠光华影旧娥。

  诗是“婚庆有纪”,关节在“婚庆”,前后三联皆不离其左右。前两联娓娓而道,叙事陈情作回忆状,悠悠然蓄势满满以待发。尾联的西窗今宵、光华旧娥句,扣题亮丽而精准,收束形象而完整。最见神韵而拍案称绝者,为中间第三联推笔宕开悠然一笔:“三十春秋仍缱绻,百千风雨未蹉跎”,不即不离作飘移状,将三十年风雨渲染得风景无比,将三千丈诗意浪漫得风雅无边。此先后点染、递相映带、推波助澜之手段,把全诗装潢得风情摇摆、情致翩然,堪为上上佳。诗以形象为手段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无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随后,情绪顺手递接到下一联的“西窗剪烛今宵亮”,绾合十分自然。从诗的韵律节奏看,首联和颔联能收,颈联故能放,尾联则收放兼有,使余音袅袅。林语堂说:“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迷人。”诗也是短小而迷人的,因为它的姿态很丰富。此诗言辞句式所营造的前顾后盼、抑扬参差姿态中,呈现出收放有致、流光曳彩的韵律美,极为契合诗词的审美追求,富有观赏性。

  

章元生:执子之手,漫留故事子孙弹-读邹国荣晚秋抒怀诗有感 -第2张图片-诗句网


  第二首是:

  《自寿七二初度书怀》

  一自啼声破暮烟,梭飞二万六千旋。

  弱翰曾与鸿翰振,大梦无同俗梦缠。

  已荐沙场关外血,犹敷社稷秤盘钱。

  举樽庆诞今宵酒,摇影流光可照天。

  许是因第一首寿妻诗中的物事生情,自寿诗于是万千感慨纷至沓来,油然而兴付诸笔下,满篇有蔚然士大夫气度,读来不禁生出“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念头。且看前三联如喷薄而出,随即奔流直下,气势一贯如注而不可遏,劲键沉雄。首联总写“七二”本事,二、三联分咏。颔联论大节,颈联说大事,言简意赅,举重若轻。悠悠万事,以此为大,克己守仁也。字字响亮,句句豪雄,俯仰无愧之襟怀,昭昭然也。于是,自然而然便有了尾联“自寿”的雍容平和:“举樽庆诞今宵酒,摇影流光可照天”。“摇影流光”则显然有多重喻意,读者不难解语,眼前酒,心中事,身外名,见仁见智,求仁得仁。这种三一式的节奏,情绪爆棚而气势酣畅淋漓,是一般状态下所难有的。杜甫有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苏轼有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都是这般奔流直下不可遏的豪迈,此气势和笔力缺一不可为。记得有人说过:“好诗是才,也是情,才情交会,方可感人。”这首诗才情潮涌,尾联收平和气能缓缓谢幕,构思奇妙而出色。由诗所生出“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这个念头,亦非偶然,有如下诗相映为证:

  《夜宿湘潭盘龙山庄有寄》

  今宵战友聚会于湘潭盘龙山庄,多为数十年未见面者,相见甚欢,千言难达其情,百盏未尽其意。夜酒醒不寐,感而有吟。

  酲酲客枕夜阑珊,旧梦如云随酒湍。

  意气笛吹边塞曲,风华彩焕柳营盘。

  南征一战忘生死,野戍千回识暑寒。

  换斗今宵休问饭,漫留故事子孙弹。

  上面这首诗,是诗人某年与南征战友相聚的抒怀之作,有边塞诗的格调,老当益壮,英气逼人。“换斗今宵休问饭,漫留故事子孙弹”句,郁郁然显见得廉颇虽老犹有待、旧梦无多都是诗。诗人从军近二十年,有征战疆场经历,“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样的军旅生涯,必然塑造出独特的军人气质和铁血襟怀,又必然投射于诗词文章使之散发出金戈铁马的气韵、边塞诗的色彩格调,因而有别具一格的感染力。此诗,措词严谨,几无一字投闲置散;脉络条畅,几无一处敷衍踌躇。首联“酲酲客枕”是因为酒,“夜阑珊”是因为梦。惟其客酲酲,故而酒湍湍;惟其夜阑珊,故而往事云来。“旧梦”,往事也。随后三、四联以“旧梦”二字为引,铺开四幅回忆的画面,呼应首联“酲酲客枕”的“酒湍”神态,使笔不虚发,有的放矢。“夜阑珊”,情未了,故而“意气”横吹、“风华”焕发。颔联取法唐人边塞诗而意境有高古气,“意气笛吹边塞曲”句最为传神。笛吹今夜乎?往昔乎?不一而足。于是,在画角紫烟羌笛杨柳这一画面的栩栩动人之外,又极为精彩地构成了眼前过往场面上的时空错综,以及诗本身章节上的过渡转换。诗意一旦流畅,便行云流水处处有天然之妙了。“柳营”之谓似虚而实,盖诗人服役于主力军之中枢指挥机关,的是壁垒森严的中军所在、“风华焕彩”的勇士营盘。“野戍千回”合有“柳营盘”,“南征一战”合有“边塞曲”,显见字字句句前后呼应,相映成辉。“客枕”是点明场合,可以扣题,小细节上也讲究的写法,宛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尾联“换斗今宵休问饭”的转合得力,“换斗”是光阴流转,“今宵”是指相聚之时,这四字都瞄着“旧梦”而发,把意象从酒后梦中拉回眼前,是诗的节奏脉络转圜。后三字把意象从意气风发当年转入廉颇不老当前,毫无迟疑地转折,干净得让人舒坦。“漫留故事子孙弹”句陡生变化,意绪忽然换了方向。好比酒酣耳热之际,却与邻桌者推杯换盏起来,口中还兀自唱起“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其中有余味绵长,可见诗人之意犹未尽。翰墨为书,自有提按使转。“漫留故事子孙弹”句,便宛如落墨铺毫重起笔。诗人此际心情趋为安静,从意气风发中转圜出来,飞渡向千里之外的家园,期待在那里完成这一聚会的结局。这很像书法家的一幅作品即将完成,却在落款处斟酌徘徊起来。是什么缘故而如此呢?许是因为年龄吧,因为“换斗今宵休问饭”所触发的感慨,因为春华秋实、儿孙满堂、摇影流光所萦绕的关爱。也许,藉由这个关节,我们也能从中触摸到《自寿七二初度书怀》、《夜宿湘潭盘龙山庄有寄》两诗的关联脉络。我想,“漫留故事子孙弹”所携带的意蕴,是理解诗人贺寿抒怀诗的向导,跟随它去深入,处处有迎刃而解、势如破竹的顺畅。故事就是意理,就是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母亲眼睛有恙,女儿不惜钱财,多方求医问药。一日,女儿假设自己眼睛有恙难治,问母亲如何处置,母亲说:我把我的眼睛给你。邹先生诗中的故事,所给予子孙的,是一种无保留的精神传承,有一种人文的营养和富足,可以传家的宝贝。

  

章元生:执子之手,漫留故事子孙弹-读邹国荣晚秋抒怀诗有感 -第3张图片-诗句网


  《自寿七一初度感怀》

  顶上稀疏渐不遮,多情笑我又添华。

  书斋未见文章熟,宴座但欣宾客奢。

  续向兰亭觞曲水,无求阿堵宝盈车。

  乐观槛外新时态,庭苑清心细品茶。

  “多情笑我又添华”是眼目,为全诗场景作了一个基调,亲情友情其乐融融。“乐观槛外新时态,庭苑清心细品茶”是关节,七十一寿新境界的自然流露,所谓“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一个“细”字,心境毕现。“多情”是焦点,它弥漫于整场,欣欣然焉,跃跃然焉。诗人感情饱满的人生,有文章、友情、亲爱的围绕,可以怡然自乐,当仁不让,夫复何求。林语堂说:幸福很简单,一是睡自家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说情话,四是跟孩子游戏。此间可以再加上一项:与朋友以诗下酒。多愁善感是诗人的特长,以一种敏感,捕捉到物事中的经典形象加以体现,而后为诗。比如“添华”、“宴座”、“宾客”、“文章”、“兰亭”、“阿堵”、“庭苑”、“品茶”等等,把感怀其事其人其景其情一一呈现,形象栩栩。其中最可体会的是“槛外”二字。此“槛外”非室外楼外院外也,应该是身外之意。世事变迁,人事圆转,大可置身于外。江山如画,人生如梦,当随心之所欲,乐享天年。想到此,为之欣然。“诗言志”,诚不虚也。哲学意义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类关系大抵三种: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

  上述邹先生的诗作,多着眼于人事,是人与人、人与事之诗。他还有另一类的抒怀诗,是有关人与自然景物的。读此类诗作,像打开诗人心灵的另一扇窗户,风景更加圆满。试赏读两首:

  其一《秋日咏怀》

  长空又送燕飞南,嘹唳凄清触梦酣。

  暮野荒村神合一,沉钟悠响数传三。

  几多心事生秋夜,无限云烟障世男。

  且就床灯翻卷读,墨熏衾影自无惭。

  “几多心事生秋夜,无限云烟障世男”,这联好,足堪为之击节称快!秋天是诗人的秋天,万物萧瑟而诗心荡漾,风雅颂赋比兴,兴观群怨,不胜枚举。如《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的“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苏轼的“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秋夜心神合一,差几为之作注了。钱穆谈作诗,说:先要有了情趣意境,才会有诗,再有句,而后有字。邹先生此诗,由物及景,由景生情,因情及人,层层叠叠,极为精彩。对其情趣意境的琢磨,须在诗后,又在诗前。前三联情趣高远、意境阔大,气凌尘世,神交古人,令人掩卷遐思。然,尾联却盘旋而下,转为低沉,境界回收,有引而不发之感,读来若有一脚踩空的失落感。诗人当时的欲意是什么呢?此际情绪的张驰,难以捉摸,而必须捉摸吗?幸好,此诗有一段绪言:“秋天是诗人的秋天。那山那水那白云那蓝天那风雨那雁阵,一片枫叶十里桂子百点归帆千盏萤火万类霜天,都能摄入诗人眼底,荡开诗人胸襟,给诗人带来情绪带来诗意,或酸甜苦辣涩或喜怒哀乐悲,都是诗人酿造的美酒、谱写的乐章。”看来,这首诗好似诗人谱写的一曲秋天交响曲,有曲而无词,尽可意会而不须言传的。所能意会的一个意象,就是秋风边上一老人。周汝昌说:“诗人笔致,两句关系,正在有意无意之间,必定将它扣死,终觉未免呆相。”又说:“诗是不好只讲‘逻辑’、‘因果’的,还要向神韵丰姿去多作体会……我国古代诗歌,既忌‘词障’,也忌‘意障’,所以宋代杨万里说诗必‘去意’而后可。”这话挺有启发,让我克服‘词障’和意障’,逐步接近诗人的意趣所在。我也是秋风之下一老人,也希望无负于春花,无愧于秋风。愿以水为师,高处高平,低处低平。于是我得一念:先生于我,亦师亦友,趁好风如水,有不速之客一人来,奇文共欣赏,且浮一大白焉。

  

章元生:执子之手,漫留故事子孙弹-读邹国荣晚秋抒怀诗有感 -第4张图片-诗句网


  其二《山居》

  卜筑断崖边,依坑辟水田。

  编篱栏野畜,削竹引山泉。

  闲昼邀云饮,清宵共月眠。

  癫来花插鬓,得句小神仙。

  读这首诗,便想起“酒美鱼肥坡老句,茶香饭软放翁诗”这句话,有自得其乐的生趣。前三联鱼贯而出,诗笔既像王维、辛弃疾,又像陶渊明,画面诗意感俱足,翩翩然已然神仙。尾联更节外生枝,再起波澜,像郑板桥的意气飘动,活脱脱小神仙。几乎没有什么起承转合,处处意象开合,时时风韵流转,随心所欲,浑然一体。“仙”字是眼目,情趣是脉络。只是,跟着字眼走,我的体会依然有皮相之嫌,不过瘾。林语堂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这首诗的精髓实在诗以外。因为,这首诗仿佛有一位形影相映的朋友,他叫陶渊明。陶渊明的田园情结,是此诗的精灵所在。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诗得其真髓矣。古往今来文人士子,无不神往田园,无不羡慕自然。此一情结,诗中无一字道出而无一字不言及,无一处真相而无一处不具象。妙在心有所似而神韵俱全。诗人心意并无直白,然显豁无碍。默念“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风光异代不同时,这真正是“古人不见心可见,一片清光长皎然”。陶先生洋洋洒洒一篇诗,末尾偏说“欲辨已忘言”,但后来人皆“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邹先生解之为“得句小神仙”。“欲辨”之旨,与“得句”之旨,岂非一旨?所以,陶渊明的“欲辨已忘言”,邹国荣的“得句小神仙”,此一忘一得,似乎矛盾,其实和谐。所“忘”者,岂非“得句小神仙”之愿望乎?所“得”者,岂非“欲辨已忘言”之心境乎?诗歌便是案头的田园,眼中的自然,心灵的休憩。这首诗的灵魂是身心的回归,心态的安详。走出意象,也许才能真正触摸到诗的脉搏。钱穆说:“我们不必要想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比如陶渊明之所以是陶渊明,成为一个文化象征,便是因为他诗中的更高的人生。这也可以用来比喻我阅读邹先生诗的收获。有一副周延俊的武汉古琴台联:先生太得便宜,只弄了一张琴,把千古江山,尽行买去。我辈适当闲暇,聊凭这三杯酒,将两人心迹,仔细评来。于是观之,三言两语间,诗笔可以融解世象,笑看人生,所以,我等读诗自可以阅世而知人情了。


标签: 章元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