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是自相矛盾吗?

诗句网 210 0

元朝统一全国是否有“积极意义”?本文不作过多的探讨,存疑。

引用一段恩格斯《反杜林论》说:“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引用这段话的目的是我认为,元朝不是解救南宋王朝人民于水火之中,而是与汉族政权争夺天下......

忽必烈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襄樊一失,元蒙铁骑如遮天蝗虫一涌而下江淮,1279年,忽必烈实现了中国的南北大一统。

如果说这种南北大一统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也仅仅是改朝换代而己。但是,南宋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惨烈的。

春雨杏花江南的诗意南方,却是满目疮痍。长期的战乱极大的破坏了生产的发展,人口伤亡严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严重下降。

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是自相矛盾吗?-第1张图片-诗句网

由于蒙古族的游牧民族本性,他们只知掠夺,却不事生产,生产力极其低下,蒙古汗国在军事上的扩张,他们的占领者照搬游牧地区的旧俗,不作任何修改,原封不动的带到中原地区和江南水乡,对这些地区的农耕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在征战中,蒙古军队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尸骨遍野,满目凄凉。不仅造成被征服地区的经济受到重创,也使当地的文化、人才遭到巨大流失,中原和江南灾难严重。

实在不明白元朝的“统一“对全国有什么意义?

当然,面对接手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忽必烈已经意识到中原和江南文明的先进,在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下,他决心汲取中原和江南地区的先进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于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问题,如果据此否认文天祥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尊严,那是严重的扭曲人格尊严和正统的道德价值观,纯属“本未倒置”!

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是自相矛盾吗?-第2张图片-诗句网

公元1274年,蒙古再次大举南侵,南宋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毅然甩了国家公务人员的铁飯碗,投笔从戎,展开救亡运动。

在各地官员畏首畏尾,甚至骑墙观望的状态下,他和张世杰组织了一支由老百姓组成的爱国义军。但是,朝廷不釆用他的救国方略。反而派文天祥出使元营,希望能够在谈判过程中取得喘息之机,文天祥不幸被元蒙军扣留,太皇太后无依无靠,只有投降。

文天祥和所有被扣人员押往元大都的途中脱逃,文天祥面对官员的降潮,坚决抵抗到底。

公元1276年,宋瑞宗在福州即帝位,文天祥被任命为枢密使兼都督诸路兵马。即使面对风雨飘零的南宋微脉,文天祥并未绝望,他派人到处联络,招兵筹饷,以求抗击蒙古,保卫朝廷。

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是自相矛盾吗?-第3张图片-诗句网

公元1277年,南宋政权流亡海上,蒙古铁骑轮番进攻,文天祥虽然屡战屡败,他依然屡败屡战。

公元1278年12月26日,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偷袭的蒙军俘虏,他服毒自尽,未果。蒙军元帅把文天祥押到珠江口的伶仃洋,希望文天祥招降老搭档张世杰,文天祥断然拒绝,并随即写下留传千古的《过零仃洋》以明心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写出了文天祥因国家覆灭和自己被拘捕的痛苦,也写出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惊天地 泣鬼神。

公元1283年,文天祥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虽然去世了,他的浩然正气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却一直鼓舞着华夏儿女,他是民族英雄,一代楷模!

巜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文天祥杀身成仁,捨身取义,乃中华民族的伟大价值观,与元朝的统一无关。

标签: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