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投江自杀而不是归隐山林?

诗句网 212 0

屈原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是投水自杀的,可是他不该自杀哦!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最后自杀,因为国王“开除”了他。他之所以被开除,因为国王犯错,不听他劝告,他急了,说话不知道拿捏轻重。国王之所以不听他的话,因为国王相信他的政敌,那人叫靳尚。历来忠臣有一个毛病,为了打击政敌,去打击国王。“国王是犯错的动物”,这是人性,“匹夫不可面斥其过”,这也是人性,焉可只知其一,把自己推上绝路?屈原本来不必自杀。

忠臣大都想不通,他忠诚为国,怎么还有人反对,那人明明害了国家,怎么还能得到国王的信任。他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国王不能让任何人有绝对的权力,他一面把权力给你,一面要安排另一个人来分权夺权,使你不能为所欲为。

你屈原不需要政敌,国王需要靳尚来做你的政敌,靳尚是你的政敌,你也是靳尚的政敌,在国王眼里,你们两个并没有什么贤愚之分。国王这一套,古人叫帝王术,今人叫游戏规则,屈原应该接受规则,大家一同游戏,眼底只见广场,怎么会是绝路?他本来用不着自杀。

人生在世,祸福成败要看他遇上什么样的人。每个人有他的个性,有他的人格,你自杀也不能使他变成另外一个人。

俗话说大丈夫有三声无奈,妻不贤,子不肖,麻将不上张。

可能需要解释一下,麻将是牌戏,你盲目拿十三张牌,然后随机摸牌吃牌碰牌,把杂乱无章的十三张牌组成某种格式,不上张,就是你得不到你需要的牌。到了屈原,这三句话可以改成君不贤,臣不忠,麻将不上张。西方人打梭哈,好牌不来,他可以把手中的烂牌往桌子上一丢,这一局我退出。

打麻将不同,旡论如何你得一直打下去,竭尽所能组织你的牌,不计成败,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这才说,屈原不该自杀。

秦灭楚国是屈原的大恨,但是在文学史上,屈原统一了六国。他创造了一种叫做“骚”的体裁,继诗经之后居中国文学的主流,骚影响汉朝的赋,赋又影响了六朝的骈文,骈文又影响了唐朝的律诗,唐律又影响了宋词,直到梁启超,胡适之,余光中,余秋雨,笔下犹可见骚赋的加持。这才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相较之下,楚国一世的政权算不得什么。

屈原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死后五十五年楚国灭亡,楚国的残山剩水还有足够的时间让他吞吐开阖,文学史为他再添几页,那又是何等光景!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他居然就这样自杀了!

哀莫大于心死,生无可恋,即使归隐山林又能如何呢?对于屈原而言倒不如死,他当时的心境又有谁能了解呢?也许对当时的屈原来说,死是一种解脱,也是最后通过“以死一搏”的无声的抗争。

标签: 文天祥凉亭坍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