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3首唐诗,千年后令人惊艳,让人感受韵味悠悠

诗句网 120 0

端午节已经过去很多天了,粽子也已经吃得很饱了,不过端午节的文化气息却在我们心中挥之不散。端午节传承千百年,各种文化要素已经演变为风俗,留存于中国人的血脉中,让人无法忘怀。

而在唐代,有不少诗人通过写诗的方式来记录下他们的端午节。这些诗词为后人展示了古人过端午节的生活状态,在千年后读起来依旧令人惊艳,让人感受韵味悠悠。我是猫猫,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这些唐诗吧。

第1首,《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殷尧藩。在端午节的这一天,诗人在同州这个地方,不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这么多年的他乡做客。他如今已经白发苍苍,离开家乡也已经35个端午节了,这样长的时间积淀了很深的思乡之情,完全不是简单的文字能够表达。

所以诗人也不再直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而是妙笔一转,通过儿童的惊讶来突出他对家乡的怀念。儿童们十分惊讶,因为他们此刻正生活在他们的家乡,所以完全不懂诗人思乡的痛苦,所以只能用“惊讶”来安慰诗人:“你说的故乡是在哪里?”

很显然,这首诗在结构上模仿了大诗人贺知章的唐诗名篇,《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虽然殷尧藩有所借鉴,但是他这首诗同样有所创新。贺知章通过家乡的儿童来表达自己回到家乡的感慨,而殷尧藩则是通过外地的儿童来表达自己想要回家乡的殷切。可以说,这首诗巧妙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更深邃化了,让人回味无穷。

描写端午节的3首唐诗,千年后令人惊艳,让人感受韵味悠悠-第1张图片-诗句网

第2首,《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徐夤。这首诗是诗人在端午节送别朋友而作,诗歌没有像其他送别诗那样重点描写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祝福,而是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端午节时候的风光和百姓生活上。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这两句炼字精准,黄梅时节,愁绪如雨丝,芳草深青,萋萋满别情。诗人虽然没有明说自己对朋友的不舍得,但是字里行间已经有所提示。不过诗人的愁绪也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大肆描写,反而笔锋一转,直接写起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

不管是赛龙舟也好,还是女子纷纷出游,这些风俗都足以说明唐代端午节的热闹。热闹的景象冲淡了诗人心中的离情别绪。郴连道是在湖南,所以诗歌最后提起了舜和湘妃的典故,这是用古代和现在对比,余味悠悠,令人感受无尽诗味。

描写端午节的3首唐诗,千年后令人惊艳,让人感受韵味悠悠-第2张图片-诗句网

第3首,《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卢肇。诗歌的内容正如诗题所说,主要写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我们俗人看龙舟,只会欢呼:“加油,太棒了,太厉害了!”而诗人则用生花妙笔记下了赛龙舟时候的精彩场面,让人隔了千年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端午节的热闹。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这两句对仗工整,用雷声来比喻鼓声的震天喧响,用雪影来比喻浪头的湍急飞快。于是短短14个字就将健儿们争先恐后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遐想无限。

描写端午节的3首唐诗,千年后令人惊艳,让人感受韵味悠悠-第3张图片-诗句网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分享小编的文章哦。朋友们,你们喜欢诗词吗?你们最喜欢什么诗呢?欢迎留言哦。

标签: 端午节的诗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