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长沙成都杭州六大历史文化名城出现频率

诗句网 226 0

关于古诗词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长沙成都杭州六大历史文化名城出现频率比较

  (文题亦可为《关于古诗词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长沙成都杭州六地名出现次数和使用频率之比较》)

  作者:苏熠钧(2010/07/16深夜凌晨)

  近日数晚兴之所至,接连上天一书苑诗屋与诗词总汇浏览古诗词。顺便搜索了一下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长沙、成都、杭州这六大历史文化名城之地名在古诗词中的标题出现次数和内容使用频率,结果就得到了很权威的几组数据——

  首先来看天一书苑诗屋的搜索结果,只有标题次数和内容次数两个数据。

  先就标题出现次数来讲,长安最多有402篇即402首(=)。

  再从内容使用频率来看,长安就更多了达到1260篇即1260首()。

  如果两者数据相加的话,可以得出上述六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诗文题引用数据总量排名情况:

  长安(西安)是1662首,洛阳是808首,金陵(南京)是347首,长沙是308首,杭州是193首,成都是128首。长安数据是洛阳数据两倍以上,洛阳数据又是金陵、长沙数据两倍以上,金陵数据领先长沙不大,长沙数据领先杭州达到对方一倍半以上,杭州数据领先成都也达到对方一倍半以上。

  然后再来看诗词总汇搜索的结果如何。

  诗词总汇有个全文检索栏,也就是包括标题与内容在内的一个总数据。

  先看全文检索,长安(西安)依然是以3046篇诗词的引用频率高居榜首,其次才是洛阳的1367篇诗词,金陵(南京)的1269篇诗词已经迫近洛阳,差距不到100篇,再就是长沙的629篇诗词,然后是成都的468篇诗词,最后是杭州的326篇诗词。这个排名和诗屋的文题总数排名相比变化不大,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长沙牢牢占据住前四名的位置,只是杭州与成都相互交换了第五和第六的位置。

  再就标题出现次数来讲,金陵(南京)竟然是以875篇诗词遥遥领先,长安只有480篇(篇(首)。这个数据和天一书苑诗屋的标题搜索结果相比,是有很大不同。但是从数量上来看,除了金陵、长安明显居多(金陵是长安数据将近两倍),其他四地相差不大。

  最后来看内容使用频率,长安是2659篇诗词,洛阳是1207篇诗词,金陵是485篇诗词,长沙是468篇诗词,成都是213篇诗词,杭州是114篇诗词。长安数据是洛阳数据两倍以上,洛阳数据又是金陵、长沙数据两倍以上,金陵、长沙数据同样是成都两倍以上,成都数据则是杭州将近两倍。

  这样几组数据,已经能够很好地说明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长沙、成都、杭州六地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之深浅如何。即便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单纯从诗词总汇全文检索数据来看,长安数据是洛阳、金陵(南京)数据两倍以上,相差不大的洛阳、金陵数据又是长沙数据两倍以上,长沙领先成都不到对方一倍半,成都领先杭州也不足对方一倍半。应该说,这个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长沙这座城市,长沙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城市名称和城区主址一直没有出现重大改变的城市之一。因为和其他几个古都尤其是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杭州相比,长沙只做过唐朝后期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南楚政权的国都(不包括西汉初期之长沙国),它作为国家首都的机会甚至不及成都。

  在很大意义和相当程度上,中国历史和文化史上的长沙,一直是作为远离中原王朝政治重心的华南地区的一个代名词而存在。古代华南地区悠远脱俗的历史文明,在有关长沙的众多诗词咏叹和长沙出土的诸多灿烂文物中(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惊人的称誉。

  很显然,长沙偏离中国传统上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原甚远,况且自古就是给人以一种“偏远卑湿”的印象,所以长沙在古代诗词中的形象,几乎也是全部以悲情为主,良可浩叹。

标签: 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