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咏絮高才谢道韫

诗句网 300 0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是《红楼梦》里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一“挂”一“埋”暗示了两人悲剧的命运。曹雪芹将心中的女神林黛玉比作咏絮才女,这分明是说,林黛玉是咏絮才女的化身。

这个让曹雪芹如此看重的才女,就是谢道韫。

谢道韫,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生于“王谢之家”的谢家,谢安的侄女,出身名门。父亲为安西将军谢奕,母亲阮容,是阮籍的后人。如此高贵,想想都令人陶醉。

美好的身后往往是心碎。谢道韫的一生,跟林黛玉一样,很不顺。

谢道韫成名在那句形容雪花漫天飞舞的“未若柳絮随风起”。这句诗自是传神,耐人回味。但它的妙处在诗外。首先,吟出它的是个年少女人。在男性独占文化的时代,这是“另类”。其次,这个少女出身名门。其三,这是一句七言诗。当时诗坛,都是四言、五言,吟诵七言的极少,有“吃螃蟹”的意味。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

无论多么锦心绣口,女人都要嫁人。

谢道韫三叔谢安为此操碎了心。

首先要门当户对。能对上谢家的,最好是王导一族王家人。那时选亲家,其它放一边,首先看门第。要保持家族高贵,既靠联姻,又靠世袭。

谢安最中意的是好友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可惜王献之已订了娃娃亲----其母亲的侄女,谢安只好放弃。于是又看中了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王徽之卓而不群,清高自恃。但一次“雪夜访戴”,被谢安嫌弃,认为他太率性自我,不再考虑。谢安最后看上了更靠谱的王羲之二子王凝之,认为他内敛沉稳,行止端方。

谢安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眼光陶醉,婚后的谢道韫回娘家抱怨,“比起我哥我叔,天地间竟有王郎这种东西。”谢安很奇怪,王凝之还算不错,你怎么这样不满意?谢道韫不再说下去,她的苦楚在心里。

谢道韫名字中有一个“道”字,格外突出。这是家族的印记,是道教门徒。王家也是世代崇奉道教,王凝之更是沉迷其中,笃信之极。放着才华横溢、貌美如花的娇妻不顾,天天在“静室”里做法请祈。即使做了江州刺史,这样的省部级高官,也把官府弄成了道观,乌烟瘴气。

陶渊明曾给王凝之做过“祭酒”,分管“农林牧渔”,见王凝之天天这样,只干了两个月便甩手而去。我们记得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时候留下一句:“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这“五斗米”不仅是俸禄,更是批评信奉“五斗米”道的王凝之。一个这样的丈夫,谢道韫能不生气!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而最悲哀的是夫妻二人性格的南辕北辙。一个风华绝代,一个木讷道士。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倚遍阑干,

只是无情绪。”

再无情绪,日子终究还要过下去。

虽然生活没有激情,过得庸俗,谢道韫还是给王凝之生了四子一女。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王凝之应对孙恩之乱的迂腐。孙恩起兵叛乱,打进会稽地界,作为会稽内史的王凝之不做任何防备。部下纷纷进言,王凝之走入“静室”,一阵捣鼓,出来对大家说:“我早已请过道祖,各处关口皆有神兵把守,再让法师撒豆成兵,可一举将叛军击退。何况,孙恩和我乃教友,不会把我怎么样。”孙恩打进来了,神兵没来,王凝之和他的子女,全部被杀殆尽。

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强敌进犯,要积极备战,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见丈夫如此,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训练。孙恩叛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她目睹了丈夫和儿女蒙难。谢家自有带兵传统,她手持兵器,带着家丁仆妇奋起杀敌。终因寡不敌众,怀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被俘。她对孙恩厉声训斥:“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先杀我。”孙恩虽然暴虐狠毒,但他此前听说过谢道韫的大名,今日又见她如此豪气,顿生敬意,非但没有加害她和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家里。

谢道韫曾作过一首名为《泰山吟》的诗: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此刻,她就是那座秀极冲天的泰山!

我们记住了王凝之生前那句话,“孙恩和我乃教友”。孙恩也是“五斗米教”的人?是的。

孙恩一家师从天师杜子恭。杜子恭周旋于东晋士族上层,王羲之最后几天,仍想请杜子恭为其“上章”。孙恩叔叔孙泰,是杜子恭的徒弟,成了权臣司马元显的蜜友,可自由出入皇宫王府。孙泰看出了东晋王族的无能,发现“彼可取而代之”。可是做事不密,反被司马元显处死。孙恩接过了叔叔孙泰未竟的事业,知道人民不满朝廷的统治,与妹夫卢循乘时而起,直接挖了司马王朝的根基。从此,东晋政权名存实亡,等着刘裕来收拾残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立帝制以来,天下百姓服务一人,天下权力握在一人手里。于是帝位有了魔力,吸引着无数的英雄豪杰要坐上去。有想法的人为此“凝神聚力”,孙恩是其中之一。

“五斗米”道的人都会“方术”,现在叫“魔术”。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其中的秘密,认为会“方术”的人都是神人,“方术”就是神术,崇拜的五体投地。老百姓被重重压迫,生活十分无奈无助,一旦出现这样的神人,神人再给一个光明无限的前途,可任意驱使。最早发现这个秘密的人,是张角兄弟。张角创立“太平道”,就是以同样的办法笼络人心,发动“黄巾起义”。

张角大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孙恩没有宣传自己,乱打一气,最后失败,自己投海而死。

要理解张角的这句宣传标语,须从王朝的“德”性说起。我们并没有把主角谢道韫抛开,谢道韫名字中的“道”字,包含着“五行”的学问。而“五行”学说,是解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密码。这些内容,可作为谢道韫名字的解释,我们不得不多说几句。

而且,我们很想知道,让王凝之笃信到送命的“道”,有哪些吸引人的知识,以致于至死不悟。

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好学生邹衍,研究“五行”学说很有心得,发展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行,金木水火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环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环相生。五行还配五色:金是白色,木是青色,水是黑色,火是红色,土是黄色。对应的颜色都不出意外,都是想当然的。

我们知道,《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是规律,“德”是属性。有“道”必有“德”。

五行的规律深入方方面面,包括朝代的德性和更替。最早是黄帝,黄是土的颜色,黄帝王朝“德”性属土。木克土,大禹和他儿子建的夏朝是木“德”,颜色是青色。金克木,商朝是金“德”,白色。火克金,周朝是火“德”,红色。后边的朝代将前朝灭掉,朝代与“五德”就这样循环交替。

到了秦朝,秦朝灭周,水能克火,自然是水德。水是黑色,秦人尚黑。怎么看出一个王朝的“德”性,看官员的朝服。毫无疑问,秦朝官服主打黑色。

刘邦灭秦建汉,土克水,自然应是土德,尚黄色。刘邦可不这么想,他是大老粗,他认为自己斩白蛇起义,白的对立面是黑,自己王朝应是黑色。而且,自己曾为黑帝立祠祭祀,是黑帝保佑自己做上皇帝。于是,汉朝自认水“德”,尚黑色。

但这与秦朝重样了。明白人都认为不合适,但皇帝的话不好反驳。还有更明白的,这就是丞相张苍。皇帝的话永远正确,张苍为刘邦找出了理论根据。张苍说,秦朝太残暴,时间太短,不能算一朝。汉朝的“水德”就这样定下了。

从此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后世看哪个朝代不顺眼,直接将其无视。五德的“可塑性”从此也就强了,可随意解释。

还是汉武帝有魄力,改正了先祖的错误。认为土克水,将汉朝的“德性”改为“土德”,尚黄。

事还没完,西汉末期,“五行”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做出这突破性研究的是刘向、刘歆父子。突破点有两个,一个是王朝要从伏羲算起,这比黄帝提前了一大截,直接进入神话时期。一个是王朝之间的更替应是相生关系,不是相克关系。剧情来了个大反转。据刘向、刘歆两人的推算,汉朝应是“火德”,尚红。虽然西汉官方没有承认,东汉开国君主刘秀承认了,认定汉属火德,从此尚红。论据是刘邦斩白蛇,是赤帝斩白帝。

再后来,曹魏自认“土德”,晋自认“金德”。当然各能自圆其说。

这应了斯大林的那句名言:“如果理念与事实不符,就改事实。”这句话实在没有什么特别,我们的古人一直是这样做的。

张角是个实在人,不管其它,只认刘邦,认为汉是水德,尚黑色。所以口号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是黑色,黑色的“水德”汉朝已死亡,克水(不是相生)的土德“黄天”要兴起了。因此,称自己的军队为“黄巾军”,人人头上要缠一块黄色布子。

也有人研究说,东汉官服为“苍青色”(这似乎与火德颜色不符),所以张角说“苍天已死”。东汉是“火德”,火生土,所以张角认为自己代汉,是“土德”,尚黄色,所以说“黄天当立”。总之,各有道理。

确实非常有趣。

照此说下去,晋自认是“金德”,金生水,孙恩应为“水德”。所以,孙恩在水上最活跃,水军最强大,率军乘船,由南往北打去。孙恩在东南沿海最为猖獗,最后也是投水而死。

这完全是巧合,还是另有说处?

说了这样多关于“德”和“道”的故事,都是因为孙恩打着道教的旗号起义,王凝之也沉迷其中,给我们的主人公谢道韫带来严重的伤害,不得不让我们从头说起。谢才女的“道”里,“韫”着这些道理。

她反而被这些道理害死。

孙恩与王凝之同信“五斗米”教,确实是教友。孙恩却不但杀了王凝之,还杀了他四子一女,哪有一点教友的情谊?

如果把信仰当成了手段,所有东西都会抛弃。

回到谢道韫这里。孙恩之乱平定以后,新任会稽郡守刘柳前来拜访。案几一杯清茶,薰炉一柱青烟,虽然美人迟暮,依旧高雅风姿。家事国事,诚挚感人,义理玄言,立意高远。智慧的谈吐,从容的风度,让刘柳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回去后逢人就夸:“夫人风致高远,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谢道韫从小就有宏远大志。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相传《诗经》是西汉时期毛亨、毛苌编辑、作注,故称《毛诗》。谢道韫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是周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仲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心好建功。谢安大赞,说她有雅人深致。

同样的问题,谢玄的回答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戍边士卒解甲归乡,看到家乡前后变化的无奈。充满着艺术气息和小资情调,还有些消极。

谢玄是谢道韫的兄弟。谢玄少时贪玩,不爱学习,还喜欢香囊之类的女孩饰物。谢道韫便上前规劝:“你怎么都不长进?是尘务经心,还是天分有限?”

你谢玄怎么只关注皮毛小事,胸无大志,是因为聪明天资有限的缘故?这是让谢玄要关心天下大事,这是不同凡响的气度。谢玄受到教育,从此立下大志,奋发努力,不但成为一个名士,更成为一代名将,淝水一战,更成为中流砥柱。谢玄一生都非常敬重这个姐姐。

谢玄推重自己姐姐,与他同名的名士张玄(淝水之战前与谢安下棋赌墅输掉的那位)也非常推重自己的妹妹,总想让自己妹妹同谢道韫并列。有个尼姑叫济尼,和张、谢两家都有交往,别人问她两个人的高下。她回答说:“王夫人(谢道韫嫁王家)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张玄妹嫁顾家)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济尼话说的油滑,两边赞美,看似两人不相上下,但有言外之意。她称赞谢道韫大有竹林七贤之风,是女中名士,张玄妹不过是家庭妇女中的优秀者而已。张玄妹终究不如谢道韫。这则小故事用烘云托月的对比方法,写出了谢道韫的高贵突出。

谢道韫确有竹林之风,清峻通脱不输名士。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本是清谈中的翘楚,这天在厅堂上与名士清谈,被对方辩的无还手之力。谢道韫在自己房间听得一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她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出气。然而,那时的规矩,不允许女人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遮住自己,然后就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论辩析理。她旁征博引,言词有力,名士很快理屈词穷,相形见绌,虽然绞尽脑汁,还是失败认输。

作为女中名士,谢道韫十分崇拜嵇康,曾作诗赞颂。

《拟嵇中散咏松》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飖。

山上青松,隆冬不凋,瞻仰身姿,命运飘遥。其实这也是她自身的写照。

曾经沧海难为水。寡居的谢道韫,平静如水,深深体会着那句古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她足不出户,虽无亲人陪伴,仍细心打理着家里事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日子。她的文字,汇编成集,现今多已散佚。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世能与之并提的,是李清照。而今,“咏絮之才”也成为称赞才女的常用语。

谢道韫早已逝去,却又活在了《三字经》里:“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魏晋时期四个奇女子的故事讲完了,我们分别给出评价。

曰:

李陵容:昆仑之奴,心思缜密,一跃龙门,尊荣立世。

张贵人:柔弱小女,胆气冲天,杀君无恙,青史惊叹。

羊皇后:高门千金,皇后之身,惊险历尽,结局倾心。

谢道韫:咏絮才高,历经丧乱,林下之英,闺房之冠。

标签: 咏松七律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