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读后感优秀

诗句网 392 0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优秀

  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她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同时,她的词富于真实的性情与生活的表现。文学网小编给大家共享一篇李清照诗词读后感,欢迎阅读!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夏日清晨,花园内露水正浓,花儿不多,枝叶葱葱郁郁。妙龄少女尽兴地荡了秋千,轻衫湿透,颇有倦意。一眼望见园中有人来,便含羞逃跑。脚步轻盈,笑靥如花。彼时的李清照,颇有惜花之心,看这首轻快优美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说到生活悠闲、风雅,来看这首《如梦令》,就知她为何黄昏迷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夏季傍晚,饮酒亭上。乘船返回,天色已晚,迷失归途。回家心切,急急争渡,惊起一滩水鸟,翻卷浪花重重。

  爱情是女性人生永恒的主题。且看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时的李清照,时值新婚不久。夏末秋初,因为战乱,与夫君赵明诚无奈分离。音信皆无,相思情重,心生惆怅。这首词,深刻地表达了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的心声。那份沉甸甸的思念,才下眉头,却又深至心中。读来令人于感动之中,不由心生叹息。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李清照的《后亭梅开有感》,如一幅诗意的画卷,徐徐展开。庭院梅开,凭栏相看。美酒尽兴,歌声婉转。美丽的梅花,插于瓶中,令满室生香。想来花香,亦芬芳着女词人的梦境。更进一步想到,女词人本就是一枝梅,在人海浮沉,一生坎坷。然而志趣高洁,令人敬仰。

  南渡之后苦闷孤寂,无可寄托。国破夫亡,只遗记忆。一首《声声慢》,读来令人落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太夫去世,独守孤独的李清照,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单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在我心里,即使如此吧,凄凉人世中苦捱黄昏的李清照,也自有一种寂寞中的美丽。

  喜欢李清照,读着她的词,便知晓她的人生。曾有过青春,有过欢乐,有过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有过温暖人心的爱情。但最终却如空谷幽兰,寂寂凋零。但好在有这些至美好词,人间绝唱,让我能够穿越岁月的长河,与她的灵魂相逢,这也应该说是她的一种收获吧。斯人已去,然香魂悠悠,芬芳依旧。李清照就这样独舞于月下,轻舒广袖,轻吟低唱。却让今生有缘与她相逢的我,读至动情处,潸然已泪下!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诗词: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登鹳雀楼诗的词句。宋梅尧臣《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明吴应箕《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诗和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匡超人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毛主席的光辉诗词。”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

  2、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此调本名《忆仙姿》。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词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衣“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名《如意令》。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词谱》以庄宗词为谱,将第三句“长记欲别时”改为“长记别...

  3、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