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郎中北使诗句汇集50条

诗句网 157 0

送高郎中北使

  杜审言

  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岁月催行旅,恩荣变苦辛。歌钟期重锡①,拜手落花春。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①《左传》记载:春秋时间,魏绛北和戎狄,成就了晋国的霸业,悼公特意为此将郑国进献的编钟和女乐的一半赏赐他。

  ⑴这两首诗,同为送别诗,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⑵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⑴(4分)杜诗写的是作者送友人使北方,与北方少数民族和亲。抒发的是对友人旅途劳苦的关切之情;同时激励劝勉友人为国立功,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2分)刘诗写的是作者为友人饯行,伫立目送的`情景。抒发了别离时不绝如缕的愁思和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怀念之情。(2分)

  ⑵(4分)杜诗直陈其事,直抒胸臆,活用典故,豁达乐观。(2分)刘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儿女情长,伤感含蓄。(2分)

  赏析:《饯别王十一南游》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抒发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意,描写了挥手远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肠百结,写得动人心弦。全诗没有“别离”二字,只写离别后的美景,然而浓浓的离情别绪已完全融入景中,曲折婉转,首尾呼应,手法新颖,别具匠心,离思深情,悠然不尽。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阅读答案

  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全诗虽无“别离”二字,只写作别风光,然而满腔离情,完全铸入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释】①五湖:指太湖。②白频:水中浮苹,花白色,故名。

  阅读训练及答案

  1、颔联中“ 没 ”和“ 空 ”两个字点出被送的人远去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诗人送别友人的离愁别恨。(或依依惜别之情)

  3、颔联中“空”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空字不仅写出了被送的人渐行渐远 ,同时烘托出诗人空虚寂寞的心境。

  4、诗人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饯别的?请作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亦可)的手法,借助眼前烟水、飞鸟、青山和白苹等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想象别后友人的情景,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来表达离情别绪。

  5、请简要分析颔联中“没”字和“空”字的妙用。 (4分)

  雪天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无奈 2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1分盼望与人相见的急切心情 1分

  6、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离情别绪,请作简要赏析。 (4分)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2分 诗句第一句是实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2分

  7.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D)

  A.诗题是“饯别”,但诗中没有饯别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未提及。

  B.首联写朋友登舟远去,小船行驶于茫茫长江,诗人频频挥手,依依惜别。

  C.第三句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倾注了自己的关切。

  D.尾联诗人想象朋友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心中充满愁思。

  7.D(应是诗人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他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

  8.你认为颔联中那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炼字的功力?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空”字。(1分)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1分)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2分)

  拓展阅读:《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⑴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苹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苹(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苹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送别杜审言》《春夜别友人》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1.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2.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嗟为嗟叹之意,一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四是在愤懑不平友人遭遇中寄托抚慰与希望。(答出一种情感给2分,两种情感给四分,三种情感给5分)

  2. 宋诗用典抒情(1分),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陈诗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2分)

  对比赏析

  《送别杜审言》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句便营造出寂寥情绪;加上“君”竟要远行万里,更令人嗟叹。诗人因“卧病”不能将朋友送至渡口桥边,故感觉到江上远远烟树都含有他心中的不舍之情。下两联用典,颈联将友人贬谪所行之路写成一条追思故杰的路,孙楚不遇、屈原冤屈,同时含有安慰和鼓励他的意思。尾联将朋友被贬谪比作宝剑流落,有代之不平意。这首诗情理俱佳,颈联工整,尾联质朴,表现出端庄稳重之美。

  陈诗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充满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开始

  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C.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后进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A.①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②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B.①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②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C.①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②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D.①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②虽日为文,中心自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4分)

  译: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3分)

  译:

  (3)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3分)

  译:

  (十七)

  10.A(始:才)

  11.C(A中昌言表现是说二人的亲近;B中一说昌言举进士后的名气影响,一说苏洵进京游学与昌言相见后的情景;D中“虽日为文……”言苏洵很晚才求学,虽每天写文,但心中自惭)

  12.B(没有反感之意,作者认为石昌言的富贵是情理之中的事)

  13.①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石昌言,互相慰问如同平常一样高兴。(游、相与、劳问各1分,在意1分)②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生、使各1分,大意1分)③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所以、中国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昌言应进士科科考试时,我才几岁,还没有上学。回忆当时同一群小孩在这父亲身边嬉戏,昌言从旁边拿枣子和板粟给我吃,我们两相距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我同他很亲近。昌言应进士科考试后,一天天地有名气。我后来渐渐长大了,也稍微懂得读书,学习断句,对对子及声音格律,没有学成功就荒废了。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口里虽然不说,但看他的"意思很遗憾。此后十多年,昌言中了第四名进士,在四方做官,彼此就不通音讯了。我一天天地长大,就有所感而悔悟,改变过去的旧习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我拿出十多篇文章,昌言见了很高兴,称赞写得好。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才稍微有点自喜。现在过了十多年,我又来京城,可是昌言已在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做官了,竟替天子出使到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虏庭,(出发前),树起了大旗,有几百名随从,前来送行的车子有上千辆,送出都门外,昌言意气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了!我自思孩提时,在父亲身旁见到昌言,哪里料想到他今天有这样显赫呢?

  富贵没有什么稀奇,我对昌言独自有此感慨。大丈夫活着不做将军,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往年,彭任随富弼出使契丹回来,给我讲,出边境以后,住在驿亭里,听到几万匹披甲的战马奔驰而过,剑矛彼此撞击,整夜听到响声,跟随的人害怕得变了脸色,等到早晨起来,看到路上战马跑过的痕迹,还胆颤心惊,情不自禁。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因此有的人以至于震惧而失言,被夷狄笑话。唉!他们多么不会思考问题啊!从前奉春群出使匈奴,匈奴把壮士健马藏匿起来,不让它们显露,因此才有平域之战。现在的匈奴,我知道他们没有多大能耐了。孟子说:“游说大人物时,要藐视他们。”何况对于夷狄呢?请让我将这名话作为赠言。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不同于托物言志。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在写作中,抒情而不只写情,绘景而不只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借景抒情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

  2、汇集:“汇集(recueillir)”源自拉丁文colligere,意指“连在一起、聚集”huìjíㄏㄨㄟˋㄐㄧˊ聚集;累积。一条条绿丝带汇集了华夏儿女对四川同胞的无限真情和关爱。中国科学院里汇集了当今中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各类高级学者。这里面汇集了中国古诗文的翻译精品。五条小河的水都汇集在这里。我们看得出来生产管理学不是一些技术的汇集。聚集。明胡应麟《诗薮·六朝》:“世但知萧氏《文选》,然《吟谱》称昭明汇集汉后五言,为《诗选》二十卷,其中必大有五朝佳什,惜今不可见矣。”瞿秋白《文艺论辑·关于整理中国文学史的问题》:“自然譬如杨筠如做的这本《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只不过汇集一些材料,不但没有经济的分析,并且没有一点儿最低限度的社会的政治的情况底描写。”如:各地代表都汇集到北京开会。聚集。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湘潭居交、广、江、湖间,商贾汇集,而江西人尤多。”艾青《光的赞歌》诗:“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

  3、刘长卿:刘长(zhǎng)卿(生卒年不详),字文房,汉族,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年-725年间,逝于786-790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刘长卿题跋像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念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新唐书·艺文志》中略有记载。其诗则驰名上元、宝应间。《新唐书·秦系传》云:(秦系)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刘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所谓五言,当是指他的近体诗。当时或以钱(起)、郎、刘、李并称。他却...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