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演员表 《灵与肉》的诗歌

诗句网 176 0

灵与肉演员表 《灵与肉》的诗歌

  一介凡夫俗子,

  呱呱坠地,

  无异于小狗、小猫

  婴儿期几乎展现动物的本性,

  姑且称为肉性,

  也即为什么3岁以内的孩子都通灵,

  纯粹的动物性达到了人类的最高灵性,

  这让迷离尘世,醉生梦死的芸芸众生无限神往

  经历世事沧桑,宦海浮沉者,

  谁能保持原始的那份动物本性,

  寥若星辰,

  唯有少数用尽毕生精力潜修悟道者,

  慧根超凡者,

  可能达到某种无限接近的程度

  灵与肉的和谐统一,

  肉即代表我们的物质躯体等同于动物之躯体,

  灵即代表人的精神世界高于动物躯体之上的人类自诩为思想灵魂的存在吧

  也许在其他物种的世界里对人类很不屑,

  只有我们可怜的人类当其为所有,

  世界之大,

  众生苦难之深,

  普天之下绝大多数均在浑噩的肉体世界中糊涂度日,

  无意识的糊涂生存,

  避免了有意识的苦难、痛苦体验,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如此而已,

  我也本该属于此类,

  如此便可安然度日,

  终此一生,

  了无牵挂

  然却不能够,

  此刻,

  我渺乎的躯体正在承受着剧烈的痛苦,

  无法摆脱,

  无法超越,

  致使我处于一种灵与肉交织撕裂的痛伤之中,

  如此之痛,

  由来已久,

  持续而去,

  我将大概耗费毕生精力与这种痛苦做抗争,

  做好灵与肉的统一、平衡,

  因为就我目前所遇的苦难感受而言,

  我之肉体在物质世界里屡屡遭到生存下去的阻力和坎坷,

  无法遁形释怀,

  最终升华为灵魂深处的不得已的自保平衡,

  就像此刻,

  我混沌的大脑想要表达出灵与肉的关系,

  实际是为了平衡我此刻肉体的某种不为人知的剧痛,

  我的整个表达过程就是灵魂世界对肉体的平衡,

  如果我够智慧,

  我会尽可能的把这种有形的痛苦转化为诸形无常的释然,

  诸法无我的超然境界,

  如若如此,

  所有痛苦便不复存在,

  可惜这种超灵的境界会忽闪而过,

  不会长存而已,

  所以,

  我将长期在人生的罪恶之中,

  纠缠在灵与肉无法分割的痛苦中,

  对付着这永恒的苦难魔咒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汉族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汉族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

  2、芸芸众生:芸芸众生,汉语成语,拼音yúnyúnzhòngshēng,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形容众匙归应料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佛教指一切有旋求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愉嘱白芸,各复归其根。洪甩晚《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虽然肯民订喇我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悼踏承一员,但我仍希望我的生命能开花结果。...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