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诗歌和名言

诗句网 202 0

关于爱国的诗歌和名言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辛弃疾)

  1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25、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2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2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3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同上)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4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关山月:关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关山月先生关山月,原名关泽霈,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那蓬乡果园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高氏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1939年,关...

  2、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汉族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汉族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

  3、爱国:爱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

  4、王昌龄: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汜水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


标签: 诗词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