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王昌龄互赠诗作,情真意挚,朴实无华

诗句网 237 0

  原标题:李白与王昌龄互赠诗作,情真意挚,朴实无华

  李白的朋友众多,王昌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可以用深厚喻之。李白比王昌龄小3岁,在巴陵初识时,恰逢李白流放夜郎途中,两人如前世注定相聚,竟然一见如故,有着说不完的话。

  也有称这并不是两人初次相见,他们在长安便已相识,但若是重逢,就更可以理解两人甚笃的情谊。临别之前,两人乘舟饮酒赋诗,好不畅快。王昌龄为李白赋诗一首《巴陵送李十二》。

  《巴陵送李十二》

  王昌龄 〔唐代〕

  摇曳巴陵洲渚分,

  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

  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白与王昌龄互赠诗作,情真意挚,朴实无华-第1张图片-诗句网


  王昌龄的这首诗,理解起来颇有难度。题中的一个送字,指的是在哪里相送,是写在离别之前的相聚,还是送别中的即时场景,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每个人都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若与诗中文字更契合,似乎解释为两人分别前在水中乘舟畅聊,更为准确。

  诗的大意是,我与李白在巴陵的江中乘船飘游,把酒畅谈,途中遇到洲渚将江水分为两半,讲话的声音是可以随风传给对方的,这里诗人写得颇为含蓄,意为,当我们别离之后,可以通过信件的往来传递两人相互的惦念。后两句意为,两人在兴致勃勃地在舟上回望巴陵,视线却被两岸的高山隔断,已经不见了巴陵城的秋色,日落之时,唯见芦苇和和倒映水中的白云。

  王昌龄一生官场不顺,好在他有许多至真的好友,让生命充满亮丽的色彩,王昌龄留存下来的送别诗有四十多首,李白、孟浩然、王维、王之涣、高适、常建等与他交情极深,都在他的诗中出现过.

  王昌龄的送别诗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那就是不写离别之刻的伤感和恋恋不舍,用更多的笔墨去抒发作者与好友之间真挚纯洁的情感,因此在他的送别诗中,读不到分别时的哀婉凄清,离愁别绪,《巴陵送李十二》就是这样一首小诗。

  

李白与王昌龄互赠诗作,情真意挚,朴实无华-第2张图片-诗句网


  李白也曾为王昌龄写过一首送别诗,就是十分著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其中的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谓是千古名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与王昌龄互赠诗作,情真意挚,朴实无华-第3张图片-诗句网


  诗名中的“左迁龙标”指王昌龄被贬龙标任县尉一事。753年(也有说749年)前后的一个秋末初冬,李白得知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龙标做县尉,心情抑郁而沉重,他十分牵挂好友,遂作此诗寄托对好友的关切和思念。

  古人以右为尊贵,即贵右贱左,比如无出其右,就是没有人能超过他,他是最好的。“左迁”,即为降职。在《汉书·周昌传》中是这样写的: “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

  子规即杜鹃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以此创作的诗词数不胜数,在这首小诗里“子规”的啼声同样被作者赋予了漂泊与孤苦的感受,虽首句七个字看似未及情意,实则因子规之意象而字字关情。

  

李白与王昌龄互赠诗作,情真意挚,朴实无华-第4张图片-诗句网


  第二句中的龙标是地名,在今天的湖南省怀化,但古人常把官员任职之地作为称呼,如此就非常容易理解这一句。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李白惊闻好友王昌龄将从五溪被贬至更远的龙标,龙标是当时被公认的荒凉之地,诗人不觉心生担忧,也为下面两句的感怀作了铺垫。

  第三四两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诗人情真意切,透出对好友王昌龄至真的情感。诗人长叹,我要把自己深深的忧虑和牵挂寄托给明月,期望能随风一直陪你到夜郎以西。古人的情感朴实而纯粹,没有虚伪做作,只有诚挚与真实的牵挂。

  王昌龄在写送李白的《巴陵送李十二》时,李白正在去流放夜郎的途中,但和李白这首诗中的夜郎并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在贵州,一个在湖南。相同的是,这两个地方都是萧索荒凉之地。

  

李白与王昌龄互赠诗作,情真意挚,朴实无华-第5张图片-诗句网


  王昌龄在《巴陵送李十二》有一句“清江传语便风闻”,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随风直到夜郎西”,两人都对清风有着相似的理解,他们都认同清风可以传送彼此的情谊。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中,无力帮助被贬谪落难的好友王昌龄,只有把自己的愁心与牵挂寄托给明月和清风,并转送给好友,以安抚王昌龄屡屡受到伤害的心。

  第三四句最令后人称道的是作者巧妙的构思,与好友相隔两地,别无他法,唯有惦念,但明月皎洁,高悬中天,诗人便将无尽的牵挂寄予明月,让明月带着“愁思”,伴着清风,陪着朋友一路前行到达夜郎西。


标签: 心灵鸡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