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墨:徐渭的《金瓶梅》(转载)

诗句网 411 0

  绍兴味道.原创系列:徐渭的《金瓶梅》

  夏天墨

  《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公案,而我是倾向于徐渭的。

  《金瓶梅》为徐渭所作,已有学者做过论证,理由都很充分。比如符合《金瓶梅》内容的城市描述,在明中后期只有绍兴的一府两县符合,比

  如街衢里坊的布局和规划几乎就是《金瓶梅》的原型,至于通过语言特点等等考证更能证明非绍兴无疑,而之所以认定是徐渭所作,因为除了

  徐渭绍兴再无第二人具备这个能力了。

  而我认可徐渭所作的理由是他的命运。

  徐渭杀妻后,尽管有多人力救,尽管命保住了,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个政治权利就是他年轻时好不容易争来的廪膳生资格,这个资格是

  徐渭作为读书人的唯一保障,也是他有可能通过考试唯一进入仕途的最后途径,同时也是他维持生存的现实基础,更是他维持和主流社会联系

  的身份标志。

  剥夺资格以后徐渭再没把自己当成是读书人,他在此以后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山人或道人。说明自己不在主流社会之内。

  这种身份的转换,让他成了现实体制的第三人,他可以冷眼旁观这个体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更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主流社会的思想来看

  待这个社会及社会中的各色人等。

  尽管绍兴学界受王阳明心学影响很深,但王学的叛徒也早潜伏在心学之中,王学左派正是从王阳明的得意门生王畿处和钱德洪的王学有了分途

  至于徐渭虽然称季本为老师,但思想的接受更多的倾向于王畿的心学,王畿对心性的理解更契合徐渭的兴趣。

  王学中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一方面对人的独立和完整有着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过多的强调个性的独立和自由,同样会把人性引向放纵和没

  有拘束。

  明中后期社会风气的世俗化,情色的普及化正是这种思想造成的必然结果。

  这是王阳明做梦也没想到的结果,却在他最不想看到的地方结出了不应该的果。

  徐渭是完全可以在没有当时的道德束缚中去写他的《金瓶梅》。

  我很难设想,出狱后的徐渭,如果没有一件足以支撑他生命的事业,他的余生如何度过?

  当我们把《金瓶梅》从性的形式中剥离开来以后,这市井人生和社会环境,正是这个让徐渭爱恋又痛恨的现实世界。

  至于明中后期色情文学的泛滥,和徐渭的《金瓶梅》没有关系。

  如果真要找源头,我觉得有三点:一、道教的长生修行。二、王学左派的世俗化。三、民间商业繁荣。

  这是一个比较主流的考证,很多学者都认为是徐文长写的。笑笑生这个笔名也很符合莲花落里各种关于他故事的行事风格。

  一、徐渭有过近五年胡府的幕僚生活,胡府中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嘉靖皇帝上各种文书,对帝皇生活极为了解。

  二、徐渭替尚书李春芳做过幕僚,也替张元忭做过幕僚,都在京城,同时在京城和李成梁是好友。

  三、徐渭在吴兑处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吴兑是驻守当时最重要边境宣化的封疆大吏。吴和徐又是越中十子时的好友。

  以上说明徐渭非常了解上层生活,包括皇帝的生活。

  四、徐渭所处时代真正影响上层和士大夫现实生活的,不是王阳明心学,而是道教长生思想,而道教长生的修炼的重要方法,在当时就是房中

  术。

  五、徐淮一生求仙,最后和蒋先人在阳明洞天炼丹,服药不久即亡,徐渭参与了和蒋先人的这次接待和活动,对长兄的这次事故,未有任何责

  怪。

  六、徐渭尽管说过他四个方面的才能,但他真正认可的自己的研究水平是道教。比如对周易参同契的研究,葬经的研究等。

  以上说明徐渭非常了解道教的长生术。道教当时的长生术,其方法简而言之,外服即各种仙丹,内修即各种导引之术,而男女双修,采阴补阳

  是最重要的方法。

  七、徐渭集中未见此类内容,我猜测和题材有关,男女情事按传统文人习惯多用词体,徐渭所写词极少,故此类内容不易表达。

  八、以徐渭眼界和胸怀,不大可能去展示什么锦衣玉食的内容,就如现在的晒朋友圈,喜欢炫富的多是小家碧玉,真出于大户人家不屑于展示

  此类内容。

  九、徐渭有写剧本的经验,大明英烈传极有可能也处于他的手笔,有写剧本和小说的经验。

  当然以上所说,不一定就能证明《金瓶梅》就出于徐渭之手,只是在没有更充分的证据证明以前,相比于现在论证的其他作者,我觉得出于徐

  渭之手的可能更大。

  一点臆测,不足为凭。

  另明中后期的皇帝几乎都是道教的真实信徒,作为皇帝唯一无法满足的就是长生不老,这也成了皇帝唯一认真做的工作,这才有了“青词宰相

  ”一说。李春芳花重金力邀徐就是看中嘉靖喜欢徐替胡写的马屁文章。但胡和李不同的地方是,李自己是状元出身,所以徐替他拟的给嘉靖皇

  帝的文章,他也要参与修改,弄得徐不能忍受才不辞而别。而胡生活上的穷奢极欲,在当时更是人人皆知,以胡对徐的倚重,徐不可能不参与

  胡的这种奢华生活。至于他晚年的穷,正是一个经历过奢华生活的人,对日常生活方式的蔑视,而不是他没能力过好一点,凭徐渭当时在绍兴

  的声望,只要能世俗一点,衣食无忧可能不是难事。他只是以独立的个性和不羁的人格活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最值得我们现在钦佩的地方,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不是口号,而是具体的实验,只是真能做到的读书人少之又少,徐渭做到了。

  修正一下:蒋仙人误写成蒋先人,此人据说死后成仙了。蒋永州人,名鏊。徐淮视为仙人,是徐淮修仙的老师。故我称之为蒋仙人。

  蒋鏊有一诗颇有趣,别录如下: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俱在别人家。

  唯有老夫无计策,开窗独坐看梅花。

  活脱脱一个只求长生,不顾眼前生活的所谓高士形象。

  这可能是先生不了解徐渭的地方,徐渭之所以几次辞幕,就是要求胡不能把他当成一般的师爷。这是徐渭一直追求人格独立的基本要求,也是

  他答应进入胡府的基本要求。正是这种性格让他无法做好李春芳的幕僚,试想多少绍兴师爷想入幕李府。张家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也无法适应

  ,原因就是礼数制约太烦。而吴兑、李成梁之所以成了他的知交,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他当成师爷,而是当成朋友。

  至于明帝皇生活,本身也不是秘密,正德皇帝、嘉靖皇帝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已妇孺皆知。李春芳找徐渭写青词,如果不告诉徐渭嘉靖皇帝的

  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徐渭又能如何落笔?

  绍兴对徐渭的误读就是师爷,但徐渭正是在这点上和绍兴的所有师爷有根本的不同。

  夏天墨:这可能是先生不了解徐渭的地方,徐渭之所以几次辞幕,就是要求胡不能把他当成一般的师爷。这是徐渭一直追求人格独立的基本要求

  ,也是他答应进入胡府的基本要求。正是这种性格让他无法做好李春芳的幕僚,试想多少绍兴师爷想入幕李府。张家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也无

  法适应,原因就是礼数制约太烦。而吴兑、李成梁之所以成了他的知交,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他当成师爷,而是当成朋友。

  金瓶梅卷首词

  阆苑瀛洲,金谷琼楼,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绣地,贫也风流。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酒熟堪酌,客至需留,更无荣无辱无忧。退闲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短短横墙,矮矮疏窗,一方儿小小池塘。高低叠峰,绿水边傍。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

  日用家常,竹几藤床,靠眼前水色山光。客来无酒,清话何妨?但细烹茶,热烘盏,浅浇汤。

  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磷磷床砌阶除。轩窗随意,小巧规模。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宽舒。

  懒散无拘,此等何如,倚栏杆临水观鱼。风花雪月,赢得工夫。好炷些香,说些话,读些书。

  静扫尘埃,惜耳苍苔,任门前红叶铺阶。也堪图画,还也奇哉。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

  花木栽培,取次教开,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且优游,且随分,且开怀。

  阆苑瀛洲,金谷琼楼,算不如茅舍清幽。短短横墙,矮矮疏窗,一方儿小小池塘。

  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磷磷床砌阶除。也堪图画,还也奇哉。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

  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

  绍兴味道.原创系列:《金瓶梅》的又一作者—萧鸣凤(上篇)

  夏天墨

  章回小说的习惯一开篇喜欢用一首词,这《金瓶梅》也不例外,全篇不抄了,里面有这么几句是我们这个题目要关注的,抄录于后:

  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这几个排比怎么和我们的题目有关呢?因为这个题目的主角萧鸣凤,也写过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他痛扁了广东的一位地方官,被免职回绍兴的时候写的,描写的是瓜渚湖,当时他穷困潦倒,在瓜渚湖的东南角盖了几间简易的房屋,日子倒也过得悠哉悠哉。兴致所至写了这几句:

  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这是《金瓶梅》抄了萧鸣凤,还是萧鸣凤抄了《金瓶梅》?

  凭萧鸣凤当时的身份,一个省厅级的官员,又是王阳明的学生,进士出身,抄《金瓶梅》中的诗句,这可能性几乎为零。再说最早的《金瓶梅词话》刻本,一直要到万历四十五年才出现,也就是到1617年才出现。这个时候萧鸣凤已经死了不少年了。这说明萧鸣凤就想抄也根本没这个机会抄《金瓶梅》。

  那么接下来只有两个可能:一、《金瓶梅》抄了萧鸣凤。二、萧鸣凤写了《金瓶梅》。当然第三种可能或许也会存在,刚好写《金瓶梅》的作者,也写了这一摸一样的话,这种纯属巧合的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如果是《金瓶梅》的作者抄了萧鸣凤的诗句,那么为什么他要抄萧鸣凤呢?《金瓶梅》出现前的文坛,已经出现过前后七子,诗文的名头哪个都比萧鸣凤响,所写的诗词也比萧鸣凤的要好,所以按常理,要抄也轮不到萧鸣凤的头上。

  再说了,这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这样的句子放在瓜渚湖这特殊的环境下,也不失为一句颇有意味的诗句,可放在《金瓶梅》开篇的词中,着实也看不出美在哪里。这到还真有点符合理学家的文学水平,统揽整个理学家(包括心学)群体,几乎没有出类拔萃的诗人,偶尔的警句类的诗句倒是有一些出现,比如“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但真能拿得出的好诗,确实是少之又少。

  萧鸣凤祖籍绍兴,出生在山东高密,十岁父亡,母亲带着他回到了绍兴,十五岁跟着王阳明学心学,也可以说是王阳明的心学传人之一,理学家大多都一本正经,这和需要充分想象力的作诗根本就是不同的路数。所以萧鸣凤谈不上是个出色的诗人,应是意料中的事。

  二十几岁的时候,萧鸣凤娶了徐渭姑妈的女儿为妻,就这样他和绍兴这位不世出的天才徐渭有了亲戚的关系。

  也因为这个原因,刚被免职回绍住在瓜渚湖的萧鸣凤碍于苗宜人的面子收了徐渭这个学生,这样萧鸣凤的儿子和侄子成了徐渭的同学。

  萧鸣凤被人说成是《金瓶梅》的作者,除了前面的这几句诗以外,还有更多的证据,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写在《金瓶梅》中的作者名字:兰陵笑笑生。这兰陵笑笑生怎么和萧鸣凤有关呢?

  这就牵扯到萧鸣凤的出生地—高密,高密也是莫言的老家。

  高密古时被称兰陵,萧鸣凤出生于高密当然和兰陵地名吻合,于是第二个证据由此而生。

  萧鸣凤创作《金瓶梅》的过程,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扑塑迷离、最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可以说没有那本作品的产生,其曲折程度可以和《金瓶梅》媲美。

  接下来和这一小说有关的人员纷纷登场,有权倾朝野的内阁大学士,有沉沦底层的落魄文人,这些人物基本上都和绍兴有关,这些传奇也都在绍兴产生。

  夏天墨:其实我更倾向于作者是徐渭。《金瓶梅》作者和《红楼梦》作者的研究价值是不一样的。《金瓶梅》作者需要挑战的是整个当时社会的伦理规范,是一个需要完全独立于当时价值观念以外的对社会和人性的全新诠释。这是一般的人无法做到的。

标签: 描写夏天的诗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