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误区三题

诗句网 259 0

  高考诗歌鉴赏误区三题

  诗歌鉴赏作为高考语文基本素养能力考核内容之一,这些年来似乎有了些越来越“热门”的趋势,高中语文老师也似乎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可以说,每一个高三学生仅在高三一年为应试而接触的古代诗词恐怕也不会少于百首,加上高一高二教材中涉及的诗词,还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一些积累和熏染,可以说,现代高三学生所熟读过的古代诗词,在数量上应该早早就达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中所提到的“三百首”的数量要求;但是,具有吊诡意味的是,虽然有这么“充实”的数量积累,而现代中学生中真正具备了“吟诗”能力,或再退一步说,真正具备了良好诗歌鉴赏能力的人,恐怕依然寥寥。原因何在?很简单,老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这是永远也产生不了诗人的。

  诗歌欣赏其实是一件很文学化、个性化;很温婉细腻、很需要灵性的活儿。它最需要的是心灵的纯净和超然,只有带着这样一种纯洁、平和心态,你才能从容面对诗歌的千姿百态,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灵魂幽径。而当今作为高考语文的“诗歌鉴赏”,某种意义上却几乎完全背离了这个方向,竟然以功利化、庸俗化、概念化的观点去解读诗歌,其弊端可说暴露无遗。专项训练,速成捷径指要,你有“宝典”,他有“名师”,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只可惜,这一番折腾,目标并非冲着诗歌,而是冲着高考应试,冲着分数而去。这不由让人想起当年钱钟书说过的一句话:“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诗歌鉴赏的高雅素朴纯净之质在高考应试的“俗学”风靡下,就这样蜕化成高考应试机器下的一部陈腐的构件,误区多多,弊端昭昭;但真正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见,或许这正是“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之效应。故而,本文试图在高考诗歌鉴赏的“多多”误区中,择其大略,铺陈“三题”,但愿能引起同行一些反响。

  误区之一:生搬硬套 捕风捉影

  这种误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为高效率实现应试目标,达到速成效果,老师(或名师)们以归纳概括的名义,对古诗常见的诗意表达的类型、技巧、立意等进行总结,结果就“发现”了许多“规律性”(或“公式化”)的东西。比如古诗意象的出现常常是有特定意义的,不同的意象就代表着一些不同的意义;于是,片面机械的强调只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定意义,就等于掌握了解读这首诗歌意义的钥匙,所谓“从意象解读意境”者也。比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菊、莲”这一类的花都代表清高正直的人生追求,“犬、鸡”代表田园气息、归隐情怀,“落花”则毫无疑义的代表伤春、伤感一类的情感,“作客”他乡则一定思乡并惆怅等等。必须承认,这些归纳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带有某种规律性的真知灼见,在许多情况下,对于体会诗歌意境确实很有帮助。然而,必须引起注意的是,文学是“人学”,诗歌是有感情有生命的东西,诗歌绝不是固定僵死的“八股”,可以生搬硬套,对号入座。所以,真正要正确地解读一首诗,唯一的方法是深入体会诗意表达的整体氛围意境,绝不可简单化的以意象符号来图解诗意。可对于急功近利为“应试”而读诗的中学生来说,这种“规律性”(或“公式化”)的东西,他们是求之不得并且是奉为神灵的。可以想象,在老师的如此“误导”下,学生盲从的带着这种方式去读诗解诗,会出现什么可笑的结果。

标签: 诗歌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