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

诗句网 122 0

#育儿事务所#

写在前面:

每个人都有一个埋藏多年的秘密——童年往事,或喜或悲,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其名作《自卑与超越》中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第1张图片-诗句网

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是可以度量的。

一个人的幸福感满分100份的话,50%来自童年,40%来自自我实现,10%来自爱情婚姻。

可以说,一个孩子的童年快乐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一生的幸福感。

童年是往事,有些往事是值得回味的。

那些值得回味的往事里,有沈复的《幼时记趣》,沈复说: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第2张图片-诗句网

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说: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第3张图片-诗句网

有萧红的《呼兰河传》,萧红说: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第4张图片-诗句网

这样的童年五彩缤纷,孩童无忧无虑,趣味无穷。

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总希望认真做点什么,给孩子一个浪漫美好的童年世界,毕竟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但有些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回首时有困苦忧伤,有心酸无奈。

我们所熟知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西晋“忠臣孝子”李密,超级演说家崔万志,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

但他们在那段不堪回首的童年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爱,从而摆脱困境,度过了艰难的时期,而非像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孤儿奥利弗的悲惨遭遇:

“一转眼已经正式到位,成为教区的孩子,济贫院的孤儿,吃不饱也饿不死的苦力,来到世上就要尝拳头,挨巴掌,个个藐视,无人怜悯。”

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第5张图片-诗句网

面对童年的病痛折磨。

阿德勒说:“我所能回忆起来的最早往事是,由于我罹患佝偻病,我被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健康的哥哥坐我对面。

他上蹿下跳,来去自如,然而我每动一下都会极度紧张,非常费力。

每个人都尽力帮我,父母更是呕心沥血。”

面对童年的孤苦伶仃。

李密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第6张图片-诗句网

面对童年的冷嘲热讽。

超级演说家崔万志说:“我爸用双手捧着我的脸说,万志,你听着,没有为什么,抱怨没有用,书还要不要读?

我说要,我爸说那么回家吧”。

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就是:

他们在孩童时期得到了看护人敏感的积极的回应,形成了安全型依恋,从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绝大多数人的童年是积极的健康的,即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得到了看护人及时的引导。

库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也说: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绝大多数儿童经历的是积极的成长与发展,拥有快乐、健康的童年。

青少年也往往对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感到满意,其中大多数的青少年在之后的学业、事业和生活中都获得了成功。”

你的幸福,有50%来自童年里的依恋-第7张图片-诗句网

可以说,孩童早期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会贯穿他们的童年,进而延伸到青少年时期与同龄人的恋爱关系及以后的事业中。

相反,如果孩童时期属于不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则可能会经历更多的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性障碍和抑郁。

亲爱的朋友,您有何看法,评论区聊聊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Peak爱教育

标签: 张目对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