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与现代复兴(一)

诗句网 243 0

  宋代文化与现代复兴

  李青林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两宋灿烂文化形成、与国家兴衰成因关系梳理,指出了其对目前我国发展及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现实借鉴意义,为实现我国及世界“现代复兴”做了浅探,并对保障现代复兴,建立法律制度体系,提出了建议。

  在世界发展史上,中国宋代是公认的昌明时期。其文化灿烂、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世界其他王朝不可比拟的。就是这样一个强盛王朝,却一直受周边小国骚扰和欺凌,最终被颠覆。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当今世界及现代中国,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就两宋文化、“一带一路”及现代复兴,作以浅探。

  一、宋代文化灿烂之基础

  古今中外,任何时期、国家的强盛兴衰,都有其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特别是在两宋时期,更为典型。宋代文化的灿烂,是由以下原因形成的。

  1、文治国策。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拟军重文”治国方针。之所以实行文治,其思想根源是总结了五代十国政权更替及自己黄袍加身的经验。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薨,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世称周恭帝①。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军权。次年正月初一,镇、定两州报契丹兵要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之陈桥驿,赵匡胤与赵普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身,拥其为帝。赵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迎赵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位,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②。宋代理学家范浚在《五代论》说“大抵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指出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权替代中兵权所起的决定作用。赵匡胤更深谙此理,制定了拟军重文之策。官员选拔,也以文为主。特别神宗以后,“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其后遵行,未之有改” ②,文人治国,是宋朝文化兴起的决定因素。

  2、政治体制。北宋建国之初,为防止藩镇割据,大臣、外戚、宗室等擅权及辽夏金侵扰,把官职、军事、科举、法律等政治、军事、财政大权集中朝廷,设三省六部,保障政权稳固,实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为确保决策权集中统一,赵匡胤在决策顶层设计中,权力分置,相互制衡,人事布局相互制约。中枢管理实行二府制,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②,实行文武分权共治。在人事布局上,以宰相主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在中枢机构中,真正掌最高实权者是“宰执”。宰执是宰相与执政的统称,是为牵制宰相而设置的。在决策机制中,以文主之,以武佐之,上下一体,使文治思想贯穿之中,为文兴开垦了政治土壤。

  3、人才制度。宋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使用,设立流内铨、三班院,专门负责考试选人,拟定差遣等事务。还设磨勘院,对在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在宋代,中央通过科举、制举、荫补三个途径,以招揽人才。

  (1)科举制度。宋太祖废除唐代“公荐” 陋习,加强考试管理。在职官吏应进士举有锁厅试,经验证身份和德行符合条件才能参加。应举之人“十五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緦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参加。考官与应试者有姻亲、师生关系,有回避制度。对达官子弟应试者要复试其真才实学。宋代礼部贡举设进士、诸科。礼部举的年份初无规定, 英宗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科举制度更加规范。宋代还有一个特奏名制度。凡是士人“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遇皇帝“亲策士则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 ②。宋代科举制度严密,不受门第影响,较少请托,向社会各层士子开放,既招揽了各方人才,又巩固了统治基础。

  (2)制举制度。“制举”又称制科、特科,常称大科或贤良,是士人自荐或大臣引荐的制度。制科不是常选,必须皇帝下诏才举行。自荐应试资格起初无限制,后限制逐渐增多,改自荐为公卿推荐。布衣要经过地方官审查,御试前又加阁试(考场在密阁)。在官之人御试合格后均升转或被拔擢。宋代名臣一般都经过特科。它为士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入士机会。

  (3)荫补制度。即对官吏子弟实行照顾的荫补制。文武高官可荫及子孙、期亲、大功以下及异姓亲②。遇国家大礼,对臣僚另使荫补。荫补制虽对巩固统治阶层有益处,但也造成冗员滥多,挤占布衣入士名额弊端。

  宋代的人才制度,使管理层人才济济。无论何种阶层职业均可入士,优秀者甚至可以出相入将。最具代表性的是通才科学家苏颂和沈括等。苏颂是庆历二年进士,北宋宰相,杰出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著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集》《鲁卫信录》等11部著作。沈括对数学、物理、化学、光学、声学、天文、地理、医药、军事、艺术等领域造诣很深。沈括以父荫入士不就,参加科举进士及第,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著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良方》《浑仪议》《营阵法》《乐论》等著作近20部②。宋代以才取仕,以能用人,极大推进了文化、科技及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3、科技进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导论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苏颂、沈括、燕肃、秦观、曾公亮、周去非、李诫、卫朴、乔维岳、毕升、吴德仁等,著作有《新仪象法要》、《图经本草》、《梦溪笔谈》、《海潮论》、《蚕书》、《武经总要》、《岭外代答》、《营造法式》、《奉元历》等等,不计其数②。这一时期影响人类社会的发明有活字印刷术、土木工程、水利、机械制造、动力传递、武器、航海技术、农业、天文等,已经把物理、化学、光学、数学等原理运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推进了社会发展进程。有的发现发明要比工业发达国家早数百年。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巅峰。

  4、经济繁荣。经济的发达是以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科学技术为基础,并向前推进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共生出更加完美实用的设计、工艺、技术,使产品具有美感,如建筑、纺织、机械、车船等。为使这种工艺技术推广应用,人们从原材料直至完成,把整个数据、工序、流程、经验,加以规定,形成技术规范、标准。从不同产品生产中,归纳出共同的基本原理,使之上升为理论。人们再用理论作指导,生产出更先进的产品,不断循环往复,再生成新的技术和理论,这就是科技不断进步或科学家不断产生的过程。人们把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升值,贸易交换中产生的剩余价值、利润,进行研究,使之财富增加即“货殖”,形成了新的学科——经济学。若从社会角度研究科技、经济、贸易,及它们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社会生态变化,就生成了社会学。这为学者、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素材,他们再以格物思辨、文学语言、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物象、生产、产品、贸易、社会、管理所产生的思想、见识,抒发感情,产生了经史子集、辞章策论、诗词歌赋、书画雕塑、戏曲小说等不同文化样式。这就是由经济共生出科技、社会、文化等元素共同构成的社会文化、社会文明。宋代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使其经济达到古代中国乃至世界最繁荣时期。宋朝人口已达2万户,1亿多人,耕地7.2亿亩,GDP占全球21%,人均GDP2280美元④。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国库收入7070万贯,最高达到10.6亿贯文。即使南宋时期,国库收入也达10亿贯文⑤。如此繁荣的经济,催生了璀璨的文化。

  5、商贸发达。商贸包括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宋代商贸十分发达,从商业税收中就可看出。北宋年最高收入曾达16000万贯,中后期一般年份也达8000-9000万贯。南宋时收入也在10000万贯文。宋熙宁10年(1077),工商业税已经超过农业税,农业税占30%,工商业税占70%⑤。特别是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官方每年造船3337艘。当时全国有船17万艘,其中沿海24个州有船1.13万艘。以广州、泉州为中心的20多个沿海港口,商船用指南针导航,穿梭于亚洲、非洲、欧洲。从北宋开始,不断派遣使节到海外招商,将大量空白通商许可证散发海外,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当时出口以纺织、金属及其制品、陶瓷、茶叶为主,进口主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进出口商品达300多种⑥,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成为当时最发达的海洋国家。不仅推动世界贸易,也把宋代的印刷、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及制陶等先进技术,输出国外。南宋海外贸易超过北宋。高宗末年,市舶司年收入达200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两宋大力奖励海外贸易,亚非各国与中国通商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其中主要有高丽、日本、交趾、占城、真腊(柬埔寨)、蒲甘(缅甸)、勃泥(加里曼丹北部)、三佛齐(苏门答腊)及大食等②。海外考古不断发现,中国商品经商人转运到世界沿海及河岸古港口。发达的海外贸易,不仅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使东方文化传播世界。

  6、文化灿烂。宋代文化繁盛,除了重文外,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宋太祖立了一条家规:子孙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地位的空前提高,出现了如汪洙《神童诗》描写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气象。宋朝教育制度、人才制度的昌明,使一般官员都具有学者、诗人、书画家、政治家的特质,在理学、文学、史学、艺术及科学技术领域,成果辉煌。唐宋八大家,宋朝居其六。许多名人、文化大家,都是贫苦出身。范仲淹、欧阳修是单身家庭,出身贫寒。史尧弼在《策问》中感叹:“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也说:“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后人看的最确切,评价更客观。明代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现代史学家陈寅恪更感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

  两宋时期,从皇帝到平民,无不以文为雅,以文为荣,以文为尚,从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创造了灿烂文化。

  二、宋代文盛国富而弱军,导致覆灭

  宋代是世界经济文化大国,最后却被北夷小国所灭,是值得研究深思的。宋代的覆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1、拟军不强。众所周知的原因,宋代建国之初,就拟定了“拟武”国策,以防军变。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儒立国,崇文拟武;强干弱枝,预防割据;守内虚外,不张挞伐。这一系列措施,不是为了清除域外慅扰,抵御消灭侵略者,而是只为一个目的:把军队作最为统治工具,震慑藩镇,巩固皇权。这样的结果是,不仅军队战斗力下降,也使国民性格发生了变异。弱军国策经过历代皇帝不断充实完善,使汉民族逐渐形成了温文尔雅、尚文蔑武、礼仪道德、循规蹈矩、忍辱负重的雌化性格,失去了楚心秦志、汉唐雄风、气吞山河、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安乐于谈古论今、物欲横流、诗情画意、投机钻营、明哲保身的现状之中。此时国人,正如南宋词人陈人杰引用友人诗句描写的那样“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失去了男人气概。造成军队内外,举国上下,看似强盛,实则软弱的现实。

  2、军备制度制约。宋代军事力量,由禁军、厢军、乡兵、藩兵构成②。禁军是正规部队,厢军是地方部队,乡兵是民兵,藩兵是边防军。厢军实际是杂役兵,任务是筑成、制作兵器、修桥铺路、运粮垦荒,侍卫、迎送官员,无训练作战任务。藩兵是由与边境接壤地区的羌人熟户部族军组成,部族首领被封军职,率领没有经过训练的部卒兵戍守边疆。

  两宋的军备,是围绕皇权而建立的。军队的建制、调动、指挥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其下军权有三个机构分管。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掌军权、军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为中央最高指挥机关,分别统领禁军和厢军;率臣,为禁军出征或镇戍临时委任的将帅,统领属地三衙的禁军,事毕则撤销。在兵力的配置上,采取“强干弱枝,内外相维”原则。禁军是正规部队,由殿前军、侍卫亲军组成。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各地,地方兵力与京师悬殊,不敢造反③。此谓“强干弱枝”。即使京城有变,驻扎各地禁军联合起来的兵力,也能应付兵变。此谓“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部署上,一半守京畿,一半戊郡,大致平衡,平时很少进行军事实战训练,此部署只是为了便于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宋代军队从管理机制,到军力部署,都是为了制内,“权任轻而法制密”,使他们“不能奋于一战”②。一旦边关事紧,应变力差,战斗力弱。使周边国家认为宋国富庶而可欺,从开始不断掠夺财物,到后来觊觎政权,掠夺土地,扩大版图。

  3、以和求稳。“和为贵”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只限于族内、友好的朋友。如果对有觊觎之心者,就不能以“和”对之,否则就是“弱”了。宋代有“恐武症”,再加军事不给力,对骚扰边境小国实行赐訾财物“以和求稳”,即 “掏钱买和平” 的柔性政策,逐渐把他们培养成了劲敌,最后把自己灭掉。试看在两宋对辽、西夏、金政权对峙中所采取的对策:景德元年(1004)檀渊之盟,在承认契丹占有幽云十六州合法性的同时,还每年送银20万两、绢10万匹;庆历二年(1042)辽兴宗不仅要回了周世宗收回的关南10县,又送银、绢各10万;庆历四年(1044)与西夏议和,议定每年赐予银5万两、绢13万匹、茶叶2万斤,此外每逢节日赠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元祐元年(1084)司马光、文彦博主张割兰州、米脂等五砦与西夏,以换取边境无事;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割太原、中山、河涧三镇,乞女贞退兵。南宋绍兴议和(1142年),割唐州、邓州于金,商州、秦州一半土地于金,奉表称臣于金,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隆兴议和(1163),对金改称叔侄关系,每年给金银绢各20万两匹,割商州、秦州等地于金。嘉定议和(1208),宋上国书称金为伯父,岁币银绢各30万,又以300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②。由此看出,宋对外政策是妥协退让、卑躬屈膝,以土地、财物、金钱换和平。当时宋军实力,与辽不相上下,远胜于西夏。但宋军犹如一尊门神,真正遇到强盗入室,却中看不中用。由此可见,经济体量大、文化繁荣,但军事不强,最终是要灭亡的。

  4、党争、奢靡、腐败。宋朝新旧党争是围绕王安石变法所引发的。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新党以王安石、吕惠卿、曾布、章惇、韩绛为代表,旧党以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为代表②,党争前后五十余年,对北宋政治产生很大影响。由于新旧两党争替,新政时兴时废,造成政治摇摆,臣民无所适从。给北方夏金辽以发展时机。

  宋代以奢靡安逸为时尚,无居安思危之忧。从宫廷开始,争相以堂皇奢侈为尚,延福宫、景龙江的修建,使宋徽宗更为奢靡,修了更为华丽的艮岳(又称万岁山、寿山,亦号华阳宫),并亲为其撰写《御制艮岳记》。蔡京更以“享用侈靡”闻名。一份鹌鹑汤,“一羹数百命,下箸犹未足”;一道蟹黄馒头,“一味为钱一千三百缗”②,一顿饭花万贯。苏轼记载,官员张怀民与张昌言两人下棋,输了请吃饭花500文。宋代奢靡之风可见一斑。在朝野上下沉浸在享乐安逸之时,北方民族却在筹划如何侵略宋人财富、土地。

  宋朝的腐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多有记载。“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往往致富”。“赇”即贿赂。最典型的要数蔡京,在他升至左仆射时,更加贪婪。他已领仆射俸禄,又首创司空寄禄钱,粟豆柴草及侍从口粮仍照旧赏赐给他,当时是折支,给的都是实物,他只是写份报告上奏施行,而宋徽宗根本不知道。特别是两宋 “外戚当政”“兄弟宰执”“父子宰相”时期,更是裙带、金钱朝政。肌体腐败,焉有不亡之理!

  总之,宋朝由盛至衰,是由“崇文拟武”所至。故国富文盛而军弱,不为强国;国富文盛军强,乃真强国也。

标签: 宋代诗人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