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苏轼 词中的 孤鸿 的形象与主题思想有什么关系? 词中的核心形象是什么,词人是怎样来描写这一形象的?

诗句网 381 0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另一种说法:

  词的上片写的是幽居者在幽冷、孤寂气氛中惆怅寂寞的心情——幽人似孤鸿。“缺月”残月,未圆之月,“疏桐”是枝叶稀疏的梧桐树,在名词“残月”和“疏桐”之间着一动词“挂”字,天然浑成,妙手偶得,将天与地景色连为一体,用王静安公的话当是“着一‘挂’字而境界全出”。这种“境界”景物萧条,环境凄凉,为全词奠定一种低沉、清冷的基调。下句里“漏断”是说漏壶里的水滴尽了。古人用壶漏滴水计时,漏断即为下半子时。整个这两句意思是说“残月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此时漏壶中的水滴净了,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环境里,词人在干什么呢?“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幽人”指住在幽静处的人,作者自谓。因作者心境有不同,此处的幽人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中隐逸之土的“幽人”不同。一个设问句由独往来的幽人引出遗世独立的“孤鸿”。(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使幽人成为其神似的意象,暗示词人虽困厄、寂寞却孤芳自赏,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谁看见幽居的人,独自在此徘徊往来呢这时候,天空中飞过一只孤鸿,留下了虚无缥缈的身影。”

  下片写孤鸿惊惧,彷徨而又执着——孤鸿似幽人。“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却”还且,在这里表示轻微的转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省领会。无人省,言没有人理解,写出了“孤鸿的孤寂、凄苦。这两句是写孤鸿因受惊而飞起,回过头来。空有满腔的心事无人知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挑拣,选择。“栖”,栖息。传说鸟择木而栖,《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不肯栖”写出了孤鸿的清高、拔俗,也就是词人自己的形象特征。这两句意思是说“孤鸿”拣尽了所有的寒枝,却还是不肯栖宿在上面,最后只好又飞回那寂寞的沙洲,忍受孤单与寒冷。“下片四句,借孤鸿充分反映了作者虽历尽人世的寂凉、凄苦,却依旧孤高自赏,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始终不渝,也表现了词人不屈服于现实,不同流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标签: 苏轼词卜算子说的是哪一种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