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房价的再认识------国庆节从身边的小事调查说起

诗句网 72 0

  关于房价,恐怕是近十多年中国最热门的财经话题了,官方民间高手写了无数的文章预测无数的结果,但是房价没有理睬任何“理性的预言”,更不用说崩盘了,反而在2016年第三季度再度失控,以至于原本大好休假的国庆节,许多房价涨得猛的1、2、3线城市,“半夜鸡叫”出台政策,限购成风,无疑制造了又一轮恐慌。见观了调控的购房者、开发商,恐怕早已不当一回事,反而拔高了未来的涨价预期,用一些政府人士的话说,叫经营城市。当然更多的怀疑者、观望者或无奈或投降加入了这场看似永远坚挺的房价游戏中,有钱的买一线城市、海外移民大城市房子,中等有钱的买1线、2线城市房子,没钱的就抢3、4线城市房子。首付不够,就到处借款;没有资格,就假离婚。当然,一部分中产和有钱的,看不懂或看着怕了,移民了,到海外拼生活去。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坚持只买自住的房子,不关心房价。最后还有一部分,永远没有实力买房,哪怕是最近的县城买房也没实力没兴趣,而只在乡下造房子。

  有人叫我说说房价走势,我想了很多,最后又觉得索然寡味。对于一个被政府从商品房供需两端、货币供需两侧高度控盘并且政府利益主导、银行强势盈利冠各行业、到处充斥永远不吸取教训的投机者和盲从者的经济体,房价失控似乎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白的事,有什么好多说的呢?加上又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巨大的房屋需求通过杠杆可以放大6-7倍,这样的空间,足以让投机和控盘者长时间玩下去而不穿帮,所有的数据看起来可能都不合理,不合常理,但是通过杠杆、恐吓、短期和过去以来的长期盈利和抗通胀能力,又可以“化解”这些不合理,从而制造更大的不合理。

  这次国庆节回老家,顺便了解了一些和周边的案例,或许对未来的房价走势是个参考。

  第一个案例是一亲戚,年初借款凑首付县城买房,随着这一轮房价上涨,开始庆祝了。对于一个父子两辈月固定收入(最普通的劳动就业者)不超过7000元的2个家庭,却借款40万以上,父母只有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我不知道他们的借款勇气来自哪里?曾经高不可及的银行又哪来的勇气到处放房贷?这2个父子两辈的家庭未来的抗风险能力如何?面对这样的未来压力,唯一的安慰是,眼前房价的上涨,使得其买房的账面收益达到了20%,短短半年多十多万的账面盈利,让他们有非常成功的感觉,他们工作几年不吃不喝都无法有这个积蓄,因此,他们开始庆祝。通过舆论的扩张,贷款买房发财的故事将自动快速流传,更多的人将借首付款买房。而那个卖房者,相信将悔青肠子,通过同样的过程,警告任何卖房者。这个只买不卖的市场会更加极端。

  第二个案例是我父亲。他告诉我,国家永远不断印钱,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国民党当年的金圆券,他还有印象,那是对储蓄的掠夺,是政府对老百姓的公然抢钱,所以那个时候只好实物交易,现在也只好买入实物对抗国家印钱!父母亲辛苦一辈子,积蓄不多,辛苦拉扯几个孩子成长,有钱就造了房子,在农村里种点自己吃的加上基本退休金,也能活得自在。朴素的观念和看法,没什么错,积蓄危险的话,就变成实物,一个家庭最大的实物,是房子。当然,他老人家的观念里,并不包括从银行借钱这样的金融手段,他只是说有了储蓄,就去造房子,为自己营造一个一生的居所,有了这样的居所,人才有安身立命的基础。农村有房有田,不惧怕任何经济危机,自给自足。

  第三个案例是本村里的装修工人。为了了解农村房地产情况,我认为这些装修工人是可靠的渠道。这些人是我本村的,60-70后,从事的都是灵活的装修工作。他们不愿意干城市房地产工地的搬砖工,尽管每天260元左右的工资也很不错,胜过工厂的各种岗位了,但是辛苦,所以他们愿意从事农村自建房地产的内装修业务,劳动强度比城市房地产建筑小,但收入更高一点,工作也灵活,村里现在的几个木工、泥工、水电工和油漆工,都没有进城,而是在农村里自建的房屋做内装修业务。当然,他们之前的经历是在城市里打工学艺的。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目前政府房地产刺激政策对他们这群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正面影响,他们的工作和收成仅是中国古老的造房置业观念和行为的延伸。强大的房地产刺激政策激励了部分收入并不稳定的农村80、90后进城买房,而大多数其他人群仍然选择在农村自建房子。农村装修工的业务活跃就说明了一切。

  第四个案例是县城的土地拍卖。听高中同学说的,105亩的土地拍卖,碧桂园竞得,楼面地价已经达到4500元/平方米,意味着未来县城的房价将突破1万/平方米,而上半年学区房二手房只是8000元/平方米。短短半年多20%的楼价涨幅,发生在一个经济很普通的县城,只有加工业,没有拳头产品,靠打工的浙江西部县城,工人月工资3000元左右,未来房价过1万。据说现在房地产已没有多少库存了。

标签: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