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与现代复兴(二)

诗句网 208 0

  宋代文化与现代复兴(二)

  李青林

  三、两宋兴衰之现代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体量大,与宋代繁荣类似。因此,研究两宋兴衰,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现实意义。它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1、顶层设计管理人员结构多元化。

  宋代经济文化出现大繁荣,与顶层设计、决策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人一旦入士,不仅看政治素养,品德文化,更看处事能力,技术专长。上至宰执,下到令尹,有很多都是通才。他们不仅对经典文化有研究,而且还有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产技术方面知识修养。他们不仅是政治家,还是学者、诗人、书画家、科学家、发明家,有自己的著述和研究。他们殿堂议事,各抒己见,辩论定夺,决策民主。考察官吏优劣,以才干、品格,老百姓满意度、行业兴旺为标准。绩效政声民意好者升,平者罢,错者贬,罪者刑。如此,宋代出现了如天文、瓷器、诗词、书画、造船、航海、印刷、武器、纸币、陶瓷之路等世界代表性文化,百业争艳,万物争辉的繁荣景象。这是应予借鉴的。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宋代是不可比拟的。但经济文化科技真正达到世界水平,差距很远。要实现现代复兴,改革现行顶层设计决策机制,实行决策前由部门提出方案,请智库论证形成草案,提交政协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法案,由人大表决通过形成法律法规,最后由部门制定政策细则,实施执行。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法制化、制度化,避免权利腐败,决策失误。

  2、开发创造性潜能,发展多元化业态经济体系。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富强弱,不应单纯以GDP多少、城市大小、街道宽窄、楼房高低、城市化率高低为指标。由于经济形态的规模化、专业化,导致了业态的单元化聚集化。如城市大卖场、商业街的建设,新城市的管理,取缔了手工作坊、贩夫浆流,消失了适宜各种阶层从事的具有历史文化意蕴,又能支撑生活的行业,导致了人们生活不便与大量失业,出现了啃老阶层,给老人、新生代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现代的城市建设,要树立人本思想。

  要重新审视农村和城市发展目标,以人本思想为主导,设计一套人与人、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相融合的目标体系,运用资金、市场、管理杠杆,挖掘优秀的、具有文化内涵的,适宜各阶层人群从事的,现代人又离不开的传统产业和行业(如手工技艺、制作等),扶持具有现代意义科技含量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贸、文化、智能等产业,发展具有创新发明、探索发现,具有未来意义的新领域。总之,围绕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工作效率、文化艺术、医药健康、安全保障、生态和谐,制定综合性目标体系,挖掘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潜能,完善社会功能,引领经济、社会,多业态,多领域,持续发展。

  3、强化军队建设,保障国家安全。

  宋代给世人的沉痛教训就是“拟武弱军”,“柔外和敌”,使强敌破门而入。强军是国家的必做题,必须能适应、驾驭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战争,能与军事强国抗衡。坚决走不对立、不对抗、不犯人;人若对立,我必制之;人若犯我,我必犯之外交路线,确保国家主权、领土、领空、领海、利益不受侵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特别是对我有觊觎之心,撬门伸手的国家,制定预案,智慧出击,决不可被动应对,更不能掏钱买和平。须联合爱好和平国家,制定规则,创建和平发展环境。

  4、建立“和”文化体系。

  “和” 即和谐,万物相合则可生长发育。西周太史思想家伯阳父最早提出这一理论思想。和是中国哲学与美学概念,是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自然规律,艺术辩证法精髓,是自然社会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易经•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遵循规律,始终保持平衡,就大吉大利。构建“和”文化体系,有三层意涵:一是构建华夏民族“和”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借鉴现代文明,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二是构建华夏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和谐文化体系;三是构建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各自独立,和谐共生、百花齐放的文化体系。其内核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政治、制度、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推进世界相融,文化繁荣,使东方“和”文化成为影响世界的主旋律。

  四、建立和平稳定理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纵深发展。

  宋代没有陆路丝绸之路,只有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 书记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趋势,致力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⑦。旨在学习借鉴古人开拓精神,从“一带一路”着手,整合中国与沿途相关国家,而又不局限于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优势,打造新的世界贸易市场,推进中国及世界经济走向复苏。这是有别于霸权内涵的“亚太再平衡”的具有全球共赢,共同富强,改变世界格局,实现世界新平衡的建设性、划时代意义战略。如何使这一战略走出西方世界打造的“中心——半边缘——边缘”这一怪圈,打破霸主稳定论及依附理论⑧,建立和平稳定理论,使它能长期、永久惠及参与国,是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文化先行,遵循和弘扬“和”理念,建立和平稳定理论。

  和平稳定理论是关于和而不同、和谐相生、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哲学的理论学说。“一带一路”战略跨越亚洲、非洲、欧洲,沿线国家及民族存在着文化、信仰差异,实施的前提是要达成共识。中国的“和”文化与其他文化具有包容性,易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达成共识的关键。在达成共识之前,通过教育、文化、论坛、博览会、会展、图书、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途径、渠道,广泛宣传彼此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地理地貌、历史传统、文化信仰及“一带一路”文化内涵,使参与国及其人民相互了解,建立感情,产生心理认同。更使他们知道这一新经济模式,是在互不干涉内政、保障国家安全前提下,相互尊重,自愿、平等、互利、共赢基础上建立的。在实施过程中,互派留学生,培育人才队伍;引导人民、组织、团体相互往来,通过旅游、论坛、合作、交流,深度了解,相互包容,从而由心理认同、文化认同,到达成共识。

  2、遵循商品、市场、价值等经济规律,实现共赢。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定会产生费用巨大、成本高昂的国际公共商品。这些商品决不能像北宋那样,实行“赐资”,无赏援助,而要按照财务、经济规律办事,真正实现平等、公正,合理运作。与参与国合作时,双方或多边广泛讨论,建立共同遵守的合约、备忘录、协定、章程,排除倚强凌弱,以大欺小,强权经济。让世界看到,“一带一路”发展模式,确实不同于其他经济体:无论经济强弱,国家大小贫富,都能够在独立、平等中产权合作、经贸往来,实现共赢、发展。平等共赢,是“一带一路”经济永久发展的基石。

  中国同时要做到:通过自身的成长壮大,来显示“一带一路”的优越性,推动其他国家在此经济带中发展;与参与国共同控制自然资源、原料、金融、市场和技术,稳定货币结算,抗衡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在相关经济体之间进行斡旋调停;不存在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建立全球互联网、话语生产、知识经济及文化传播手段,实现经济全球一体化。

  3、建立“一带一路”安全体系,保障健康发展。

  安全体系包括:国家安全、产品安全、运输安全、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又包括国防安全和政权安全。国防安全要建立一支能够自我防御的军队,不受别国侵袭和干扰;政权(包括文化信仰)不被别国颠覆瓦解。中国要建立强大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特别是目前我国面临东海、南海局势复杂形势下,更应强化军队建设,做好防御战争准备。产品安全主要是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不得对危害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进行贸易。运输安全,指货物运输途中要有保护措施,不被局部战争、海盗、恐怖组织、匪徒破坏抢劫,各国要相互联合,以军事手段加以保护。

  4、完善“一带一路”战略内涵,推进全面发展。

  “一带一路”概念仅限于陆地和海上,还应建立空中经济网,以充实其内容。这里的空包括太空、航空。太空主要是卫星数据的开发应用,航空是空中经济线的开辟建设,联网。这样就形成一个涵盖海陆空立体运行体系,扩展发展空间,提高运行周期和效率,推进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

  五、建立完善制度法律体系,保障“现代复兴”

  自 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至今,成果已经显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中匈协议的签订,卫星通讯的规划和研究,蒙内铁路、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印尼--印尼雅万高铁、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高铁、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的开工建设,都取得实质性成效。至2015年,承包工程项目3000个;对49个相关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⑨;承接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和23.45%⑩。“一带一路”战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为保持“一带一路”健康、稳定、快速、永久发展,应着力开展三方面工作:文化理论研究,产权经贸合作,制度法规建设。文化理论研究,要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时代、理论背景渊源,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文化、发展的新理论研究,逐渐使它形成具有文化理论意义的全球经济新模式、新概念,成为全球经济、和平发展和人们向往的目标。产权经贸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司法、行政、军事高度统一、高效运行机制,运用行政、市场、经济、金融手段,激活中国各类资源、优势、成果,从中央到地方,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广泛与参与国深入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合作,强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纵深发展,不仅使自己快速壮大成长,而且成为世界经济、世界和平发展的推进器,发动机。制度法规建设是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永久发展前提。因此,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制度法规建设的研究、制定和编制:《亚太经贸法典》、《国际成员、经营者认证认可办法》《国际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国际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公约》《国际市场财税金融管理协定》《人民币国际金融结算协议》《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管理办法》《国际安全保障法》《国际商贸仲裁法》等等。这些制度法规的研究制定,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健康发展,中国及世界复兴,铺平道路,保驾护航。

  2016年孟夏于面壁洞

  参考文献:

  ①《中国历代帝王》郑永安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②《宋史•本纪,列传,志•选举、职官、兵》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校勘本。

  ③李光霁:《宋朝职官制度的特点》,《历史教学》2001.3

  ④《世界经济千年史》(英)麦迪森著,伍晓鹰 许宪春译,2003•11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2016人教版课件。

  ⑥《中国经济通史》,赵德磐主编,200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⑦《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新华社 2015-03-28。

  ⑧《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郭方,刘新成,张文刚 译,2013年10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⑨《香港欲做“一带一路”超级联系人 利弊如何权衡?》凤凰财经网,2016年05月24日。

  ⑩《商务部:2015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服务外包同比增42.6%》,中国经济网,2016-01-20。

标签: 宋代诗人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