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笔记》的写作

诗句网 208 0

关于《自然笔记》的写作

  ——答上海《语文学习》杂志编者问

  ▓ 杨文丰

  问:您的作品《自然笔记》(6章)被编入了上海版高中《语文》教材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能否谈谈写作这篇科学美文的缘由和作品的有关情况。

  答:我是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专业1982届理学学士,对大自然、对气象现象感悟较深。记得我在大学课堂里初次接触“蓝地球”、“晨昏线”等自然现象时,就深为其蕴含的诗美和哲理所激动,曾产生将之写成散文的冲动。

  2000年第11期的《美文》杂志发表了我一组《自然笔记》,我将作品复印件寄给选刊类刊物《散文.海外版》杂志执行主编甘以雯编审。不久我便收到了甘老师的约稿信,她在信中说:

   “您本是学气象学的,文字功底也很好,能否结合您的专业体验,写一组气象科学方面的散文,……可能会更夺人耳目,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

  于是,我写了9章总题为“自然笔记”的气象科学随笔网邮至《散文.海外版》,杂志对文稿要求非常之高,选了6章,提了好些修改意见,我反复修改了近一个月,甘老师还亲自修正了我稿子中的不妥字句。这组《自然笔记》后来发表在2001年第4 期的《散文.海外版》首开的“科学随笔”专栏,标“特约专稿”置于栏目和刊物头条。

  翌年,《自然笔记》很荣幸地被选入了上海版高中《语文》教材。几年来,这篇作品受到读者和选家的欢迎,被选进许多种全国性的文学选刊、选本及被网站选贴,获国家科普写作奖二等奖,2005年夏被选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供全国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第一学期使用,今年春,又被香港教育统筹局选进了香港中学中国语文网络课堂。

  问:请问科学美文与科普文章有何区别?写作科学美文的难点在哪里?

  答:科普文章只是把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说清楚。科普文章不是文学作品,而是非文学性的说明文。尽管科学美文也写科学知识,在表述科学知识上与科普文章有交叉,但科学美文的写作重点并不是普及科学知识,而是在写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表达其他东西,比如表现科学美、科学哲理、人生哲理和科学伦理等。在科学美文里,科学知识只是船,而船上还有人、有思想和空气等等美好的东西。

  写作科学美文的难点,在于作者能否以科学家的目光观察自然,以文学家的心灵描绘自然,以思想者的思考来认识自然,最终,能否把一个科学化、艺术化、哲理化的自然呈现在读者面前。当然,这是高标准,也是我的追求。

  问:鉴赏科学美文应如何入手?

   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鉴赏科学美文与鉴赏一般散文的区别。鉴赏科学美文,自然应注重其包含科学知识这一特殊性,主要鉴赏作者是如何理解、感悟科学知识,如何挖掘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内涵,如何发现科学美,如何以文学的手法表现科学知识、科学美以及有关文化、哲学、社会和人生的,而这些,与作者的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也有关。

  问:您在写这篇作品时是否预先确定了主题?能否归纳一下这篇作品的主题?

  答:写这篇作品时,并没有想到要表达什么主题,只想写出科学题材中的人文内涵,写出文学性,写得美、好读、“有意思”,如此而已。

  实际上,作品的主题即便预先有,而在作品完成后与初衷是否相符,还得看文本能否体现。

  爱默生说过:“自然是精神的象征。”若现在由我来归纳这篇作品的主题,我只能说这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气象现象,乃至自然的内在精神、自然的美质和社会人生在自然中的镜象或投影,以及对自然的礼赞。

  诚然,文中各章所体现的思想可能各有侧重,甚至各不相同。

  问:读《自然笔记》,感觉到您在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时很注重使用艺术手法。能否谈谈您主要自觉地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想达到怎样的效果?

  答:写作这篇作品时,我的确有意识地注重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晨昏线,忠实地做着与地球反向,同速的运动。”以求形象、准确地表现晨昏线的运动规律。对散射,则用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作比,使其具象化,易理解:“一旦遭遇空气中的尘埃、冰晶和水滴等微型物质,必将共时性地发生类似于故居檐下雨水滴石、水花四溅的散射、漫射。”

   对一些术语则化用。如“所谓‘银币雨’,该是龙卷风将古墓里的银币吸纳入天空,御风而行,自天而降所形成的‘资本转移’。”既使“银币雨”通俗易懂,还带点幽默感。

   至于“西班牙降了一场‘橙雨’,一只只橙子,随雨跌入夜,砸地响闷声。” 则是化用杜甫的诗句,既使雨增加诗情画意,又不失幽默。

  也有总分结合:“她很诗化,抽象得像光,缥缈得如雾,飘泊得似水。”强调空气的诗性,且使句子朗朗上口。

   还力争让句子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们一直喘息在苍茫、绵厚的空气之底。”“人类社会,一直风声不断。”

  甚至以想象的动作或行为去把握物象,以表现物象的质感,如“你用手抓她(空气),先一握,再一拧,满以为抓住了,而你的手中,却依然虚空。”

  《“晨昏线”寓言》用了象征,《包容一切的空气》有比有兴,等等。

   问:《蓝地球》除用细腻形象的笔触解释了“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蔚蓝色的”原因外,还体现了什么思想倾向?

  答:体现了人们希冀能平等地生活在和平宁静、碧蓝如洗的天穹之下的愿望,同时,期望给人一些启示,如和平安宁的蓝地球,需要人类共同呵护。

   问:《“晨昏线”寓言》是否说明了光明绝对是处于上风的?

  答: 总体来说是的,这也是地球可以持续和平转动不息的原因。然而,地球上的很多东西是很难绝对分得清的,在光明和黑暗的抗争上,在各自想吞噬对方的前沿地盘,永远会存在一段灰色空间,过渡性空间,或者中性空间,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问:我们注意到您在《包容一切的空气》中,用 “她(空气)深远、宽阔、无色、无味、单纯、空灵”等多个形容词来写空气,何以这样写?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目的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写、把握空气的特质,一个形容词就写了空气的一个内涵,达到用少量的笔墨表达较多的内容,同时,使行文节奏变得舒缓。

  其实,初稿在“无味”和“单纯”之间还有一个形容词“透明”,后来我把“透明”换成“她四面开满了窗子”,并移作下一句,后来,按甘以雯老师的意见删了此句,却未补回“透明”。现在看来补回“透明”更好。

  问:对文字准确性的要求,在《蒲福风级》中是否得到了高度的体现?

  答:《蒲福风级》写了十二个风级,对文字准确性的要求,一是体现为表现各个风级的文字必须绝对准确,否则此风会成彼风;二是对各个风级的界定必须分明。在这里,文字的准确性,还包含了具体性。

  文字的准确性,是写作科学美文的起码要求。

  当然,《蒲福风级》也有内涵弹性的语句,如“人类社会,一直风声不断”。

   问:《位置》主要体现了什么意义?

   答:除体现“出身不由己,位置无选择”外,我以为还有宿命感。

   问:《黄花雨》并没有写到黄花,何以取这样的篇名?

  答:在写这一章时,我想篇名宜借用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里那场下了一夜的“黄花雨”,以增大文章外延,扩大联想空间。

  问:对指导中学生写作科学美文有何建议?

  答:建议分步走。第一步指导学生多读科学美文,建立感性认识和科学美文的艺术标准;第二步选好写作素材,即选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素材,深入准确地理解科学素材;第三步写成科学美文。或者,先写出科普文章,尔后增加文学性、思想性,而成为科学美文。

  问:我们注意到这篇《自然笔记》发表后,您便致力于科学美文的创作,能谈谈创作情况吗?

  答:《自然笔记》在《散文•海外版》发表后,我便致力于融气象、植物、生态、环境、科学美和科学伦理的科学美文或科学随笔的写作了,是这篇《自然笔记》,使我从此自觉走上了写作科学美文这条最适合我的写作道路。

  这几年,《散文•海外版》先后多次推介我的科学美文。我很感谢《散文•海外版》、《天涯》、《钟山》、《都市美文》、《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报刊和好些全国性的文学选刊、选本对我的系列科学美文“自然笔记”的支持。检视自己这几年来写作的科学美文,我较喜欢和看重的有《啊,阳光》、《虹影》、《北风》、《科学精神随想》、《幸福不是身边雾》、《冬虫夏草》、《黄昏》、《海殇后的沉思》、《旧月已沉沦,心月何处寻》和《台风现象》等。我已将科学美文结集,集子即名《自然笔记》,近期将由国内一家出版社出版。集中的科学美文,一部分已发表在“杨文丰”个人博客上,搜索“杨文丰”即可访问。

  ——载《语文学习》杂志2006第12期

  附言:

  附《自然笔记》(6章)

  感谢光临!

   杨文丰2008、8、16 珠海,热风酷日

  自 然 笔 记

  ▓ 杨文丰

  自然是精神的象征。

  ——〔美〕爱默生:《自然沉思录》

  蓝 地 球

   宇航员在苍凉的太空,可俯瞰到一片景象:我们亲爱的地球母亲,笼罩在一片祥和、辽阔、艳丽的蔚蓝色中。

  任何现象的发生,都如英雄横空出世,有难以取代的机缘。空间和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仿如梦幻和童话意境的蓝空气;地球村,更没有长久的蓝色和平。笼罩地球的一片蓝,是阳光与空气精心协作的“魔术”。

  温泉般汩动、往地球泼泻的阳光,总要与拥抱、呵护地球的空气邂逅。空气茫茫,没有芳草连天、梨花千里的纯洁。不同波长的、特定的七色光波汇聚成阳光。波长较短的紫、蓝 、靛等色光,在地球大气圈上层,一旦“遭遇”空气中的尘埃、冰晶和水滴等微型物质,必将“共时性”地发生类似于故居檐下雨水滴石、水花四溅式的散射、漫射,这现象,在宇航员眼里,便成了笼罩地球的奇特的蓝。

   我们一直喘息在苍茫、绵厚的空气之底。暴风雨霁,我们的头颅之上,总能高悬一片穹庐似的、蔚蓝色的天空。这天穹,像安谧的、柔软能给人以无限怅惘的湖。在光天白日里,无论何人,都希冀能平等地生活于和平宁静、碧蓝如洗的天穹之下。倘若后羿不多事射日,众多的太阳,倒也能很匀称、很公正地团结、“悬浮”在以地球为核心的周围,其结果就是,在联袂环绕地球、长带飘飘于寒界的仙人们看来,我们的家园,就果真是一个蓝地球了……

  “晨昏线”寓言

  全人类和其它生物所依恋、拥抱的地球,总是同时承受着白天和黑夜,以太阳为中心,自西而东旋转,风雨兼程。地球,是一个具有农民式现实、谦和、质朴及忍耐精神的球体。白天与黑夜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界线,气象学上称为“晨昏线”。晨昏线,忠实地做着与地球反向、同速的运动。民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晨昏线过处,无非是白绸缎刚刚飘然过去,黑披风就急急拂脸而来。沧海桑田,云去云飞。黑夜和白天,对自己体下的江山万物施行着轮回式的恩泽与压迫。

   寓意犹深的是,地球并不是一只裸球,地球穿着一袭层绵厚、无色且流动的空气霓裳,高级动物和其它生物,日日夜夜,全出没在宛若虚幻的空气里。阳光打在空气上,难免发生漫射、散射,因而,在毗邻晨昏线光暗交界的区域,光亮,总是毫不留情地占领一些本属黑暗的疆域,尽管这个疆域一如善恶交汇,明暗模糊,却总显现着蕴藉和幽远。晨昏线,表明光暗的分庭抗礼自始就不是平分秋色。况且,在晨昏线一侧,在阳光与地球的“切线”上方,亦是底压黑暗、辽阔厚实的光亮和辉煌。

   “晨昏线现象”,够得上是宇宙背景上的一篇“大散文”。晨昏线所呈现的大境界,确是小小寰球上任何人文和自然境界都无法比肩的。在晨昏线现象面前,人类自鸣得意的一切,不过是杯水风波式的“小女人散文”。晨昏线现象大白于宇宙的社会意义更在于:太阳的光辉顶多只照得半个多地球。“光中也有暗,暗中也有光”。光明的下底是半个光明圆弧面,黑暗的底界则是半个黑暗圆弧面。光亮是抚摸、拥挤着地球前进的,黑暗也不是高兴、失重式窜逃的。光明(黑暗)在地球的这一面,黑暗(光明)在地球的另一面。光明(黑暗)在此处若是败退的,黑暗(光明)在彼处就是凯旋的。但是,只要地球的生命之树常绿,只要地球还有能力自转,光明就会永恒地大于黑暗。

  包容一切的空气

   她很诗化,抽象得像光,飘渺得如雾,飘泊得似水。她深远、宽阔、无色、无味、透明、单纯、空灵。她的脚步,虚幻飘忽,无影无踪。你看不见她,尽管她有重量,更有形体,本非虚无。你用手抓她,先一握,再一拧,满以为抓住了,而你的手中,却依然虚空。

   她和你密不可分:她中有你,你中有她。

   她成了地球飘拂的帐幕,包围、密拥着整个地球。

   她是古老的,远胜于陶罐、甲骨文。当星尘凝成的地球,还是一团疏松时,她就里里外外地存在、开放、更新和发展了。她感受着时序的运转和变化 ,品味着尘寰的沧桑与凉热……

   她同时又是年轻的,年轻得像一只方蠕出蛹壳、飞进苍茫的蝴蝶。她因流荡而朝气逢勃,生命得以永恒;她以吐纳而生机旺盛,胸襟永驻春天。

   她永远是那么勤劳,勤劳得像云水间的园丁。她乃众多气体的家园。她吸收、散射、漫射和屏障了大量的宇宙射线,送下界以一片祥和的蔚蓝。她储存海上的甘霖,输给苦旱的陆地。她将赤道的热浪,吹进冰雪的两极。她的先锋队——风,展开空茫中的彩旗。她吹白十里梨花,芳馨春燕的双翼;她拂过希望的田野,将秋天震颤得金黄。柔软的湖水,缘她而泛起梦似的涟漪;蒲公英种子,因她而摇荡在流光的天空;她是生命的仓库,给万物以无尽的滋养。没有她,飞鸟不能展翅盘旋;离开她,白云无法悠悠飘行。她教新生活的画家,蘸起太阳般燃烧的色彩;她让辛勤的舞蹈家,有了比风更轻的追求。白云、虹霓、佛光、海市、春雷、冬雪、夏雨、秋声,飞船、海河、原野、飞鸟、蜜蜂、胚芽、叶绿素、落叶、艺术和梦,都是她怀中或虚或实的创造。天空和大地,缘她而充满了生命的轰响和辉煌。

   或许,她是永恒的流浪者,她才如此地热爱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地球。没有她,生命将停止呼吸,火将停止燃烧,物质将不会氧化……我们的地球,将会是一片荒凉和死寂……烈日里,地球升温成火球;月光下,地球降温为冰蛋。没有空气,一切都将是虚无。好在她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善解物意,随物赋形。

   她的胸襟早就不止于包容一切,她“统一了黑暗和光明,统一了寒冷和温暖,统一了阴电和阳电。”(高士其:《天的进行曲》)

   她的一切,都来自自身的平凡。在她的领域,最美好、最基本的品格还是平凡。她平凡到了极致!

   微尘的极致是土地。河流的极致是海洋。星辰的极致是星系。——平凡的极致是伟大!她是平平凡凡的伟大,伟伟大大的平凡。

   她是平凡而伟大的象征……

   蒲福风级

   风的级别,可用海陆之上自然景物的“表现”予以表达:

   海平如镜,“大漠孤烟直”时,谓无风,抑或0级风。海船轻摇,炊烟刚刚可表示空气动向,为1级风。软风,乃是庸懒得好似美人的风。

   乘2级轻风,帆船可每小时风行2至3公里,陆地树叶儿轻摇。

   海船微显簸动,树欲止而枝动摇,刮的是3级微风。微风,即文采未随风而逝的散文家苇岸在《立春》中写的“能够展开旗帜的风”。

   和风(4级风)起兮船涨满帆,行船非左倾则右倾,地面飞尘走纸。

   5级风亦名清劲风,虽清劲,帆却得下半杆,内陆湖面水波荡漾。

   强风浩荡,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难见,缘于为减少受风面积,风帆已被艄公下放。看苍茫大地,细树摇晃,电线呜鸣,人在雨中行而撑伞维艰,此时乃6级强风焉;至若苍海茫茫,白浪滔滔,世人迎风行而不便,树木根不动而全身摇,此时已是“知劲草”之疾风也(7级风)。8级风就是大风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可见刘邦功成名就后的凛凛威风。

   烈风(9级)来时,屋瓦挪移,汽船航行维艰。万一10级狂风呼啸,汽船行动便有危险矣,陆树起拔,农舍倒塌。至若暴风(11级)来时,汽船航行便愈加危险,幸好陆上暴风骤雨尚少,否则人寰楼宇损毁大焉。

   风进入12级,就成了飓风。多年前,读过一帧油画叫《九级浪》,画中那竖壁般的巨浪,描摹的就是飓风情景。飓风起兮白浪滔天,海上船只倾覆,人或成鱼鳖。好在泱泱大陆,罕见飓风。

   将风力分作12个等级,是英国海军大将蒲福的伟大创造,这已是发生在公元1805年的事。“蒲福风级”具有模糊性。近代以降,随着气象仪器的出现,气象学家遂想将仪器所测风速与蒲福风级配套,几番风中行动,才编出一套将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蒲福风级表。根据风况,还将蒲福风级增延了5级。

   人类社会原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类社会,一直风声不断,而且,新的级别,依然在流动产生。我们界定人类社会和自然风物的级别,无非是出于功利。科学在本质上就是最大的功利。科学的历程,就是人类深一脚踩上“理想”,浅一脚陷入“泥淖”的过程。

  位 置

   母校南京气象学院南侧耸动着一脉龙王山。龙王山的世界,是松树唱主角的世界。那几年,江南的油菜花一成为原野黄黄的喟叹,在龙王山上跑步、散步和做物候观测,就成了我的日课。我发现,以山脊为界,山南山北松树的生长状况迥异:山南者普遍高大、茂密,山北者多矮小、稀疏。即便同一棵树,南、北的枝叶和皮相相应地也有厚薄差异。年轮,是树干上每年形成的细胞集合体,是“树心”对一去不返的悠悠岁月的圆形备忘录和木结构式怀念。年轮,新年圈旧岁,层次分明,形同一石投湖激发的那组起伏不断的同心水圈。拂去岁月的苍茫,阅读龙王山树桩上的年轮,我还发现,细胞体积,南部的一般都宽大、圈柔,北部的相应地都会窄薄、硬实些许。年轮之所以被视作是气候变迁、尘寰寒热的活档案,完全是由坡南坡北的光照、气温和湿度状况决定的。

   “自然社会”实在是很富谕示意义的。对于一棵树,生于山之南北,大可以是一阵风或一只鸟很不经意的作为,却会铁定这棵树一生的“社会”位置和生活境遇。正所谓“出身不由己,位置无选择”吧……

   黄花雨

  民间话语和文学作品里,都有过形形色色的雨。实际上,春夏秋冬,雨不外两种:一种是正常的雨,另一种则是略显异常的雨。

   公元55年,今河南开封下过一场“谷雨”,不计其数的稻谷随着暴风雨自天而降,百姓不亦乐乎,匆忙自扫门前“雨”。1745年,西班牙降了一场“橙雨”,一只只橙子,随雨跌入夜,砸地响闷声。1940年,前苏联高尔基州麦什契尔村,竟曾飘落一场“银币雨”,老天爷把几千枚中世纪的银戈比白白降送给了当地村民。不久前,美国的圣迭戈尔竟然普降了一场“鱼雨”, 滂沱大雨,夹带着非死即活的沙丁鱼和小鳕鱼,随风潜入夜。诸如此类的“怪雨”,在气象学家看来,无非是龙卷风的“杰作”。 龙卷风,是一旋转迅猛的空气旋涡柱,其形状,就像一条自云层伸下的硕大的象鼻子。“象鼻子”的卷吸力可是非同一般,能够很轻易地就卷吸走一幢大楼。所谓“银币雨”,该是龙卷风将古墓里的银币吸纳入空,御风而行,自天而降所形成的“资本转移”。

   人们对若明若暗的事物,都有着秦淮寒水烟笼雾罩的朦胧和迷幻。惟有科学,才是拨开迷信、迷幻和误区的神剑。

  ——原载《散文•海外版》2001年第4 期

标签: 关于描写秋天的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