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怎么鉴赏?

诗句网 204 0

  苏轼年少成名,震动朝野。不是为了追求功名,怎能如此?但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只得自请 外放,仕途陷入了困顿。从序中所言“丙辰(1076)中秋”,知这词是词人外放密州时作的。希望越大 失望越大,此时苏轼已渐被道家的出世思想所影响。但入世思想终究还是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出 世的想法终未能把他引向寂灭,而是安慰自己去面对无奈的现实。

   在古代,中秋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但苏轼此时却“独酌无相亲”,不禁大醉。“明月几时有”, 此问似乎愚不可及,然说这话是在“把酒”时向青天发问,落实是在醉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又一句醉话,但也进而表达出对天宫的浓厚兴趣。再下来竟想“乘风归去”,苏轼本就在地上, 何以要“归去”月宫?还是写大醉。

  看似醉眼蒙昽,可实际上词人清醒得很,这些醉话都表露了出世 想法。但正当此时,却突然刹车,在向往月宫之时又顿生疑虑:“琼楼玉宇”纵然迷人,恐怕我禁受不 住那种寒冷吧?于是放弃了奔月的念头,只得月下起舞聊以自娱,这样虽在人间,也像不在人间。 这其实是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要放弃出世念头,而安慰自己去面对人生的困顿。

   下阕忽又变成“兼怀子由”。苏轼仍因亲人的分离而痛苦。由于同样的原因,其弟子由也早已 离朝,此时正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兄弟七年不见。“转朱阁”三句写望月,用一夜无眠、只是 看着月亮缓缓移动来写自己思绪的翻涌。 接下来又是一个醉中发问:我和月亮本没有怨恨,为何它总在我与家人分离时圆满呢?这是继 上阕两次问月后再次问月,其间流露出了怨月之情。

  但突然又是一转•。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 缺自古以来就难以两全,只要人都还健在,虽远隔千里,但还是可以共同欣赏同一轮明月的。于是 转而为谅月赏月。这实际也是痛苦过后的个人安慰。所谓“兼怀子由”其实是醉中问月的延伸,是 以亲人离散进而写多年的仕途之苦,并由心灵的挣扎而走向超越。

  上阕醉中问月、向往月宫、疑虑 不去、月下起舞,下阕望月、怨月、谅月、赏月,处处咏月,处处写醉,更不离世事,跌宕起伏,行云流 水,摇曳多姿,艺术高妙,很像他的《前赤壁赋》,本词与《前赤壁赋》可以说同为他的造极之作。

标签: 苏轼词卜算子说的是哪一种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