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河满子”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诗句网 179 0

  冯当世,名京,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人。神宗熙宁四年(1071)为参知政事时,曾荐苏 轼、刘敛直舍入院掌外制未准,苏轼即出为杭州通判,刘敛为泰州通判。两人都是反对新法的。冯 京本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屡屡批判变法,参政后又多次与王安石辩论于神宗之前,最后被流放京外。

   熙宁九年三月,知州奏准筑城,因城基侵占蕃人住地,发生纠纷,蕃部结伙攻入。朝廷调冯京由知渭 州改知成都府兼成都府路利州路安抚使,前往处理(见司马光《涑水纪闻》卷十四、《续资治通鉴长 编》卷二七四)。十月,事渐平,冯京得以回到枢密院任职,次年春离成都。

  以上便是词人作本词的 时事背景。 起首“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两句指冯京迅速安定茂州局势事。“见说”“旋闻”,极言 冯处事效率之高,又宛然是远道听到家乡新闻的口气,流露出一种亲切感。岷峨为四川的岷山和峨 眉山,是苏轼故乡的名山。“江汉澄清”,一方面写江水再次澄清,比喻兵乱的平定,同时还暗取 《诗•大雅•江汉》中赞美周朝大将召虎平定夷乱之意,将冯比作召虎,比喻妥切。

  “但觉秋来归梦 好”,承上“江汉澄清”而来,又映带“岷峨凄怆”之时。久客思乡,故有“归梦”;乱止忧除,故觉“梦 好”。词人之“归梦好”,暗示家乡有冯京镇守,即所谓“西南自有长城”,这里的长城引申为国家所倚 赖的能臣良将。词至此,以“长城”为喻,转入写冯京。

  “东府三人最少”,说冯任此职时,在宰执中最 年轻,也最有朝气。冯京于熙宁三年六月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踏进了政府最高层,词人也不 忘他在参政任上对自己的一番知遇之恩,所以提出这一点。“西山八国初平”,借用韦皋事以指冯京 安抚茂州诸蕃部,借以赞颂冯的政绩。

  韦、冯都镇守西川,政绩相仿,此处的典故运用得十分贴切, 比之直写冯京茂州事,更为雅致。 上阕主要写冯京守成都时的事功,下阕转而由蜀乡的历史、民俗生发,结合冯京的知府兼安抚 使身份,拟写他的休闲活动和人民的关系,起到调剂词情的作用。“花溪”即成都城西郊的浣花溪, 这确是个值得游览之地。

  “药市”在成都城南玉局观。这两处游乐虽是民众的聚会,却都有州郡长 官参与。词以“莫负”“何妨”的口吻出之,期盼冯京与民同乐,委婉人情。接着“试问当垆人在否,空 教是处闻名”,词人此处的“试问当垆人在否”,是言此等风流人物已然不在了,只有佳话留传。

  这意 味着人文鼎盛的成都,应该还有特别的人才出现,这便有倚于父母官的教导和识拔了。结尾“唱著 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说的就是此意。这两句的重点在“新曲”二字,借王褒作诗教歌称美王襄 事,借以赞颂冯京。这是指文治,与上阕的颂其武功相呼应。“应须分外含情”,表示了词人拳拳的 情意,隐含了政见上的志同道合。

   这首词似为应酬之作,却充满真情实感,穿插历史感慨,如“但觉秋来归梦好”“试问当垆人在 否”等句,便见其意境不俗。全篇以叙事为主,巧用典故,比较质实,又多排偶句,但读来颇觉流利, 这主要得益于词中虚词的使用,如上阕之“见说”“旋闻”“但觉”“自有”,下阕之“莫负” “何妨”“试 问”“空教”“唱著”“应须”,且使句与句的开头构成呼应,全词的气机亦因此而不滞。

  它的格局近 诗,气息还是词的,亦见苏轼以诗为词的风格。还有一点,在苏轼三百多首词中,写时事、大事的仅 此一首,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标签: 苏轼词卜算子说的是哪一种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